1、基于科研与管理需求衔接的污染源管控实践谭钦文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23年9月第十一届长三角空气质量管理技术研讨会目录CONTENTS一、污染源管理现状三、下一步努力方向二、案例分析(成都)一、基于大气环境管理需求的污染源管理现状大气环境监管对科技支撑的需求精准p 精准指向主要污染源(对象精准)p 精准指向存在的问题(问题精准)p 精准指向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时间和空间精准)p 精准施策(措施精准)p 预报精准、评估精准、溯源精准、建议精准科学p 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p 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措施,避免一刀切p 基于质量-容量-排放量的科学调控p 科学评估,闭环管理p 科研-决策-执法精准治气依
2、法治气科学治气2012,从排放总量管理向环境质量管理转变 2018,从PM2.5向与O3协同精细化管控转变 2021,从污染物减排向减污降碳协同转变 从质量、容量、排放量协同方向转变,对科学性、精准性和成本-效益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气环境管理对污染源管理的需求空气质量目标(相对一定)排放量(管控目标)容量(动态)基于受体的研究及科研观测能力建设相对完善 空气质量监测网 超级站 天空地一体观测能力和方法体系 预测预报、空气质量模型 大气化学、大气物理基础研究基于污染源本身的研究、观测及监管能力存在短板 污染源清单编制 污染源成分谱管理 重点源在线监测 活动水平观测和排放模拟(柴油车动态监控系统
3、、能源大数据、道路交通卡口监控、动态源清单系统、污染源减排清单、企业绩效分级)不足 污染源管理的核心需聚焦个体,量大面广 相同源类个体间差异大。(企业:一园一策、一厂一策;工地:一场一策)动态管理难度大(高时空分辨率)环境管理科技支撑现状-从环境到污染源基于观测的溯源技术污染源清单(科学层面):基于清单编制技术体系构建l污染物计算方法采用生态环境部下发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等9项技术指南及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手册推荐的方法l参数选择原则优先采用前期工作成果中的本地化排放系数、参数。无本地化参数的情况下主要采用技术指南和手册中推荐的排放系数、参数。环保部下
4、发的各清单编制指南中没有涉及到的则采用文献调研数据l工业源-物料衡算l石油化工-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和TANK模型等l道路移动源-IVE模型l飞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机场空气质量手册污染源清单(科学层面):基于清单编制技术体系构建热压热压制药车间制药车间废水处理废水处理涂料制造涂料制造建立VOCs精细化组分清单高分辨率污染物排放清单重点区域“一点一策”精细化管控清单 清单动态更新机制:需整合企业电力数据、机动车卡口数据、工程机械备案登记、航班起降、污染源在线监测等多源数据,建立污染源清单动态更新机制。本地化VOCs排放因子和组分清单:通过本地企业实测,建立了本地化VOCs源成分谱和
5、组分清单。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清单:针对重点区,通过现场调查、“人盯源”机制,建立精细化管控清单,服务于精准施策。污染源清单(管理层面):基于管理需求搭建应用场景l现阶段成都市清单主要应用于大气污染物减排及评估等环境管理工作、重污染应急和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等评估工作,以及预测预报和源解析等研究工作中。l下阶段,成都市排放清单将实现近实时动态表征,更为精准刻画和识别当前排放热点,应用于特殊时段攻坚和突发事件下环境空气质量应急,并能够充分支持碳污协同控制研究工作现阶段大气污染物减排及评估重污染应急和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 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下阶段动态精准排放管理碳污协同控制污染源清单(管理层面):基于
6、管理需求搭建应用场景本地化措施快速评估量化技术 机动车动态核算和评估:依托高分辨率的机动车卡扣数据,建立机动车动态核算平台,实现不同减排措施、减排情景快速、动态评估。本地化措施评估量化技术:通过整合电力监控、实时交通流、在线监测等数据,快速量化污染源活动水平变化,建立本地化评估量化技术。ABC会议期间各项减排措施成效现状环境现状平台科学分析平台科研决策支持平台决策 在线调度平台执行考核评估平台评估年度650工程夏季臭氧专项行动秋冬攻坚行动柴油车攻坚方案重点行业超低排放燃气锅炉低氮燃烧公交车、出租车电能替代非道路工程机械标识管理制度短期决策尺度中期决策尺度空气质量监测体系污染源清单(管理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