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城市更新工作指引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4 年 7 月前言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市建设正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我们必须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准确研判我国城市发展新形势,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城市工作指明
2、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围绕推动城市更新,相继部署开展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燃气等老旧管网更新改造、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存量更新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路线和制度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法规政策、技术标准还不系统、不健全,一些地方在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谋划。为有效指导我省城市更新工作,在认真学习借鉴其他省(区、市)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特组织专家对省内城市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四川实际,研究形成了四川省城市更新工作指引,明确了城市更新的目标原则、方法路径、实施落地
3、、管理保障等指导内容,旨在为省内各地开展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实施操作指引。本指引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地各单位在使用指引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 36 号,邮编:610041,企业邮箱:SIURC)。主管单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编单位: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主编人员:李根芽吴秋阳 王洪坤雷晓亮 杨猛骆杰周艳 甘新越李尹博 张延鹏李锶炀目 录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适用范围.21.3 更新原则.21.4 更新方式.31.5 更新流程.52 更新目标与指引.62.1 宜居
4、城市:改善住区功能配套,营造品质宜居场景.62.2 绿色城市:倡导低碳节能减排,实现绿色持续发展.72.3 韧性城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安全韧性水平.72.4 智慧城市:构建多元协同体系,提升智慧治理能力.72.5 人文城市:传承人文历史脉络,塑造城市特色风貌.73 更新路径与方法.83.1 建设规划统筹:城市更新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83.2 单元规划指引:城市更新单元(片区)规划设计.93.3 项目实施落地: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方案.94 更新实施与落地.104.1 更新对象类别.104.2 实施落地指引.115 更新管理与实施保障.335.1 组织管理.335.2 资金筹措.345.3
5、 政策配套.355.4 保障机制.3611 总则总则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1.1.1 明确内涵集约的城市更新五大目标明确内涵集约的城市更新五大目标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由粗放外延式向内涵集约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要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五大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通过城市更新解决既有问题短板,实现功能优化和品质提升。1.1.2 构建全程把控的城市更新三级体系构建全程把控的城市更新三级体系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从宏观行动统筹、中观协调指引、微观建设落地三个层面,构建完善“城市更新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城市更新单元(片区)规划设计城市更新项目
6、实施方案”三级规划设计管理体系。1.1.3 形成分类施策的城市更新实施指引形成分类施策的城市更新实施指引面向老旧居住区、老旧商业区、老旧厂区、历史保护区、公共空间等不同更新对象,通过明确更新要求-识别更新要素-确定更新策略等方式,进行片区更新项目的实施落地指引,加强分类引导和特色塑造,推动城市精细化设计与更新。1.1.4 建立责权明晰的城市更新制度机制建立责权明晰的城市更新制度机制统筹衔接各主体之间的责权关系,从组织管理、资金筹措、政策配套、保障机制等方面,细化城市更新责任分工、工作流程、资金渠道及筹措模式、分类支持政策和协调、监督、咨询、参与等机制,建立流程明晰、保障有效的制度机制。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