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变求新2024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Photo by Amaya de la Hoz Kearney,MadridPhoto by Angel Gomez Herreros Kearney,Madrid执行摘要 1引言 32024 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GCI)5全球城市综合排名结果 6全球城市综合排名(GCI)单项指标领先城市 92024 年全球城市潜力排名(GCO)10全球城市潜力排名结果 11中国城市整体表现 14中国主要城市与城市群解读 15城市层面亮点 16城市群层面亮点 18展望未来:重构焕新城市 20城市现行重构焕新策略 22展望未来 23结论 24尽管全球城市综合排名和全球城市潜力
2、排名的评估维度有所不同,但它们均从各自的独特视角,揭示了城市在面对持续乃至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与经济不稳定性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这些领先城市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适应性,部分原因得益于其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卓越的国际人才吸引力。鉴于这两个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将其纳入了今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的评估指标。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格局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进程持续减退,而全球城市的发展与变化趋势预示着新一轮全球互联互通与交流浪潮的兴起。世界正处于一个危机四伏的关键时期,面临不断扩大的地区冲突、愈演愈烈的社会动乱、动荡不安的经济局势和频频出现的环境灾难等复杂挑战。然而,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全球城市
3、正是在重重挑战之中探寻复兴崛起之路,以或新或旧的方式持续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报告聚焦全球联通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大都市地区,评估与分析城市的互联互通水平与全球化特征。报告的评估工作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通过 全球城市综合排名(GCI)衡量 156 个城市当前的全球联通性与影响力,二是通过 全球城市潜力排名(GCO)分析城市未来发展前景,对这些城市未来建立全球枢纽地位与影响力的潜力进行预测。执行摘要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格局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进程持续减退,而全球城市的发展与变化趋势预示着新一轮全球互联互通与交流浪潮的兴起。1因变求新:2024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在排名方面
4、,全球城市综合排名 榜单前四位地位稳固,成功维持了上一年度的领先名次,新增的数字基础设施指标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其领先地位。前四名城市之后,新加坡取代北京,排至第五位;上海重新跻身前十,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国城市在过去一年涨势迅猛,总体得分增长超过 25%。31 个上榜城市中,几乎所有城市实现排名上涨,而近七成的城市排名上涨 5 名及以上,如上海、深圳、南京、武汉、天津等;近三成的城市排名上升 10 名及以上,如重庆、青岛、郑州、东莞等。这背后固然有 GCI 评估体系调整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城市国际交流的恢复与城市韧性的体现。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上海排名创历史新高,今年全球前十的城市中
5、国占据三席(北京、上海、香港),此外杭州和成都两个新一线城市的领头羊,也双双进入全球城市第二梯队之列。今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前十强城市请见图 1。和往年一样,聚焦城市未来发展潜力的全球城市潜力排名名次变动依然较大。虽然旧金山仍牢牢占据榜首之位,但慕尼黑和首尔等其他领先城市的排名实现了显著 跃升。今年的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增设了一个新的专题,聚焦我们所说的“重构焕新城市”。该专题的引入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城市所面临的挑战远不止地缘政治或经济范畴,环境与社会层面的挑战同样也在加剧,且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速显现变得愈加严峻。许多领先全球城市不仅承受着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多严峻威胁,更是承载着引领变革,寻求有
6、效解决方案和发展机遇的重任。要肩负起这一重任,全球城市应摈弃用孤立的视角解决单一生态挑战的方法,转而采用综合的“重构焕新”策略,呼吁用全新的方法推动政策制定,促进国际合作,增强公众参与。?:?2024?2024?2023?20232024?1234567891012347581310110000+21+1+5+1+12因变求新:2024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与此同时,2024 年也是充满政治不确定的一年,全球范围内有64 个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 49%)在今年举行大选。法国左翼联盟在选举中意外赢得最多议席,德国极右翼 政党在部分州议会选举中胜出,孟加拉国爆发学生运动,美国大选呈现数十年来最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