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1001目录引言 数林概貌 数林长势 数林指数 数林亮叶 评估方法附录 007001013016022034041本报告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数字化发展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体系与能力建设研究”(批准号:21&ZD33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报告版权为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复旦DMG)所有,如需引用本报告内容,请参照以下规范: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报告城市(2024年度)R/OL.(2024-09-26)引用日期,格式为YYYY-MM-DD.http:/ 2024 年 7 月,我国已有 243 个省级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其中省级平
2、台 24 个(不含直辖市和港澳台),城市平台 219个(含直辖市、副省级与地级行政区)。与 2023 年下半年相比,新增 17个地方平台,其中包含2个省级平台和15个城市平台,平台总数增长约8%,如图 1 所示。图 1 历年地级及以上地方数据开放平台增长情况008 数林概貌 图 2 历年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与地级行政区)平台上线情况目前,我国 337 个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与地级行政区)中已有219 个城市上线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占总数的 65%,历年城市平台数量增长情况如图 2 所示,各城市平台上线时间如表 1 所示。009 数林概貌 截至 2024 年 7 月,全国各地上线的城市公共数
3、据开放平台的地区分布如图 3 所示,颜色越深,代表平台上线时间越早。目前,所有直辖市,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黑龙江、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四川与浙江共 11 个省域所有下辖城市都已上线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形成我国最为密集的城市“开放数林”。同时,安徽、宁夏下辖的绝大多数城市也已上线了开放平台。然而,青海省内的所有城市以及海南、河南、吉林、辽宁、陕西和云南省内的绝大多数城市尚未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表 1 城市数据开放平台上线时间一览表(按拼音首字母排序)010 数林概貌 图 3 城市平台上线时间的地理空间分布 图 4 2017-2024 年城市平台地理空间分布 自 2017 年中国开放数林
4、指数首次发布以来的八年中,全国城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已蔚然成林。图 4 为 2017 年到 2024 年,地级以上城市(含直辖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地理空间分布情况。011数林概貌 表 3 城市平台开放比例最高的五类高利用数据集报告从各城市已经落地的开放数据利用成果中分析出七类高频场景并结合各城市平台开放情况筛选出 32 类高利用数据集,表 3 是各城市平台开放比例最高的五类高利用数据集。目前,公交站点路线、医疗机构、企业/个体户注册登记数据等高利用数据在各城市平台的整体开放比例较高。报告梳理了目前各城市平台累计下载数量最高的十类数据集的名称、下载次数与城市平台开放比例(见表 2),从表中可见,
5、虽然目前社会对这些数据集的需求较高,但在全国各地方的开放比例仍然较低。表 2 城市平台累计下载数量最高的十类数据集012数林长势013 数林长势二、数林长势各地公共数据开放基础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以法规政策、组织保障来支撑公共数据开放与利用。部分城市如杭州、苏州、上海等地已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法规政策体系,德州、济南等地则连续制定和发布公共数据开放年度工作计划与开放清单。然而,多数城市对公共数据开放年度计划的重视程度仍旧不足,部分城市在年度开放计划的工作方面存在未制定、不连续、内容不充分等问题。多数城市平台已能提供较为稳定的基本服务,帮助用户发现、获取和利用数据。少数城市还在不断探索更深度的服务方式
6、(如字段搜索),并被其他地方学习借鉴。然而,部分城市在数据开放服务运营上仍存在不足:一是在平台使用与数据获取中设置了过高门槛或繁琐流程,便利性不足;二是某些功能缺少维护而“僵尸化”,缺乏实用性;三是对来自用户的各类反馈及诉求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应,互动性有待提升。014 数林长势各地公共数据开放数量质量不断提升,显示出各城市加大公共数据供给的成效。各城市对高下载、高利用数据的开放程度仍然不足。此外,各地对于时效性较高的数据所提供的API接口数量虽有增长,但总量仍较少,当前城市中仅杭州、济南、深圳、温州开放了少量能够每天更新的数据接口。各地无条件开放的数据接口虽然总量较多,但普遍存在需要申请且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