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2024年9月 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 评估报告评估报告 (2022024 4 年年)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报告本报告版权属于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应注明注明“来源: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本院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前 言言 随着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以及生成式 AI
2、技术的蓬勃发展,企业及家庭用户数字化应用对算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算力网络作为支撑云、边、端之间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及网络资源按需灵活调度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承载算力服务及应用的关键底座,算力网络的运载力质量直接决定了算力运送及调度的效率。2023 年 10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质量,强化算力接入网络能力,提升枢纽网络传输效率。2024 年 8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要统筹规划骨干网络设施,鼓励网络与算力设施协同发展。为全面掌握我国算力网络质量总体发展情况,
3、开展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量化评估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支撑开展多区域普适性运载力评估工作,本报告系统化提出算力网络运载力评估体系。基于该体系对我国截至 2024 年二季度的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数据涵盖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长三角、广东、成渝八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运载力关键指标,同时提出“算力接入 1ms 城市”行动倡议,以推动我国算力网络运载力质量不断提升,支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赋能行业算力应用创新与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目目 录录 一、算力网络运载力评估背景.1 二、算力网络运载力评估体系.3(一)枢纽间运载力指数.4(二)算力接入
4、运载力指数.6 三、算力网络运载力评估分析.6(一)运载力指数综合评估.7(二)枢纽间时延情况.8(三)枢纽间直连光缆.18(四)枢纽间光层直达链路及容量.19(五)高速光传输网络端口数量.21(六)IP 层直连带宽及带宽利用率.23(七)综合接入节点 OTN覆盖率.25 四、“算力接入 1ms 城市”行动倡议.26 五、总结展望.30 图图 目目 录录 图 1 运载力指数综合评估排名前 10 省市.8 图 2 算力枢纽光层链路带宽.20 图 3 算力枢纽直连 IP 网络配置带宽及带宽利用率.24 图 4“算力接入 1ms 城市”评估示意图.29 表表 目目 录录 表 1 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评
5、估体系指标集.3 表 2 算力枢纽间光层直连时延数据.9 表 3 算力枢纽间 IP 层直连时延数据.9 表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到算力枢纽的光层时延数据.10 表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到算力枢纽的 IP 层时延数据.12 表 6 算力枢纽间 20ms 时延圈覆盖城市数据.13 表 7 2023 年度全国直连光缆建设情况.18 表 8 用于枢纽间的直连光缆建设情况.18 表 9 算力枢纽光层链路带宽.19 表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到算力枢纽光层直达链路带宽.20 表 11 干线高速光传输网络端口数量.21 表 12 省内高速光传输网络端口数量.22 表 13 算力枢纽直连 I
6、P 网络配置带宽及带宽利用率.23 表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到算力枢纽直连 IP 网络配置带宽及利用率.24 表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接入节点 OTN覆盖率.26 表 16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统计上报 1ms 时延圈城市数据.27 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评估报告(2024 年)1 一、算力网络运载力评估背景 作为算力服务及应用承载底座,算力网络运载力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人工智能(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速,基于 AI 大模型等技术的各类企业及家庭用户数字化应用不断涌现,催生的海量数据处理过程需要强大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