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洲猪瘟防控及其漏洞案非洲猪瘟防控及其漏洞案例分析例分析任建乐任建乐 博士博士 副教授副教授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2024.8.252024.8.25 非洲猪瘟非洲猪瘟(ASF)是由)是由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感染引起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引起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以皮肤发红、内脏器官严重出血、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皮肤发红、内脏器官严重出血、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为特征。为特征。非洲猪瘟(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frican Swine Fever,ASFASF)p 易感动物易感
2、动物 家猪和野猪,家猪和野猪,各年龄猪均可感各年龄猪均可感染,但非洲疣猪、巨林猪和非洲野猪亚染,但非洲疣猪、巨林猪和非洲野猪亚临床感染,隐形带毒。临床感染,隐形带毒。p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经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感染。p 软蜱是自然宿主和传播媒介,通过叮咬软蜱是自然宿主和传播媒介,通过叮咬感染,迄今唯一的虫媒感染,迄今唯一的虫媒DNA病毒。病毒。p 传染源传染源 患病或感染的家猪、野猪。患病或感染的家猪、野猪。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直接传播直接传播间接传播间接传播发病发病/病死猪、感染病死猪、感染/带毒的猪带毒的猪发病猪和带毒猪是非洲猪瘟
3、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猪的组织、体液和分泌物中含有高滴度的病毒,经唾液、唾液、泪液、鼻腔分泌物、泪液、鼻腔分泌物、尿液、粪便和生殖道尿液、粪便和生殖道分泌物排出体外。通过带毒的泔水、餐厨剩余物带毒的猪肉及制品污染的运输工具污染的运输工具污染的饲料、猪源性饲料原料污染的人员(衣物、鞋)污染的人员(衣物、鞋)及物品(手机等)污染的精液污染的环境(土壤、水源)污染的药品疫苗等传播蚊、蝇、鼠、鸟蚊、蝇、鼠、鸟(机械传播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病毒p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病毒(ASFV),属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属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双股线性双股线性DNA病毒。病毒。p形态结构形态结构 二
4、十面体,球形,直径二十面体,球形,直径175215nm,比,比CSFV大大15倍,倍,有囊膜。有囊膜。p基因组结构基因组结构 基因组大而复杂基因组大而复杂,170-193 kbp,两个可变末端、一,两个可变末端、一个中心保守区域,编码约个中心保守区域,编码约160种蛋白,大多数与免疫抑制有关种蛋白,大多数与免疫抑制有关(24个基因型)。个基因型)。p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较强。温度温度PHPH值值p 60度 20minp 56度 70minp 37度(培养基)22天p 4度 大于一年p 冻肉 数年到数十年p 无血清 4-11.5p 有血清-可耐受更低或更高的PH 4-13.4
5、p PH=13.4时 无血清:21h 有血清:7dASFV对消毒剂敏感常用消毒剂常用消毒剂p0.8%氢氧化钠 30minp次氯酸钠-2.3%Cl 30minp0.3%福尔马林 30minp3%邻苯基苯酚 30min常用消毒剂使用常用消毒剂使用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p急性型急性型发病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皮肤充血变红或变紫色,皮肤充血变红或变紫色,坏死,流产;坏死,流产;呕吐、鼻腔出血、呕吐、鼻腔出血、血便。脏器广泛性出血脏器广泛性出血 脾脏显著肿大脾脏显著肿大,呈黑色呈黑色,质地质地变脆变脆。p 慢性型慢性型典型症状症状不明显典型症状症状不明显 流产,皮肤出血和流产,皮肤出血和溃
6、疡溃疡,关节肿大,跛行,关节肿大,跛行,皮肤,皮肤,消瘦,病死率较低,消瘦,病死率较低,耐过猪会长时间带耐过猪会长时间带毒。毒。流产流产 与急性与急性ASFASF相似,相似,通常相对较轻。通常相对较轻。p 亚急性亚急性型型慢性型慢性型:主要病变特征是呼吸道的变主要病变特征是呼吸道的变化化。肺实变或局灶性干酪样坏死和钙化。肺实变或局灶性干酪样坏死和钙化。病程较长者,大多发生纤维素性心病程较长者,大多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肺炎包炎、肺炎关节肿大等慢性病变。关节肿大等慢性病变。继发感染。继发感染。亚急性型:亚急性型:与急性与急性ASFASF病变相似,只是病变相似,只是相对较轻。相对较轻。淋巴结和肾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