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科普手册妇幼人群如何应对空气污染23目 录1244781010121415161616242526如何做好防护一.为什么要做好防护二.如何做好防护三.患有基础疾病母婴群体的防护注意事项四.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复合暴露风险防范建议个人如何采取行动减少空气污染、减缓气候变化导语 前言关于空气污染一.什么是空气污染二.空气污染从哪里来三.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对妇幼人群的健康影响一.为什么要重点关注妇幼人群二.备孕、怀孕期间暴露于空气污染的潜在危害 和影响三.空气污染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健康影响四.气候变化加剧健康影响4人人皆有享受美好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关注自己与孩子的健康生活科学应对
2、空气污染同时还是各自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现在就从打开这本手册开始佟明坤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博士生黄新皓 空气-气候-健康集成研究计划与交流平台 秘书处负责人朱 妍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 传播主管薛 涛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员朱 彤 中国科学院 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 教授 闫世东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党委书记、主任李鹏辉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公共传播室负责人张 琳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项目主管刘汝琪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项目主管刘明明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 传播经理万 薇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 中国项目总监陈 聃 独立插画师苏 玥 设计师梁 缘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 高级
3、传播官员作 者审 阅策 划设 计1清洁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它关乎着我们的呼吸健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99%的人口暴露在超出 WHO 空气质量指导值的空气中。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风险因素,儿童则面临更大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威胁。这些环境风险因素可能会影响下一代的孕育、出生和成长,生命早期的暴露甚至会对整个生命历程造成健康影响。2013 年以来,我国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简称为“蓝天保卫战”)为代表的政策文件和措施,强有力推动空气质
4、量大幅改善。空气质量快速改善的“黄金十年”,让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在彻底扭转空气污染态势的同时,空气质量大幅提升也带来可观的健康改善,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我们的研究显示,通过“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的实施,如综合考虑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暴露水平变化,“大气十条”期间预期寿命增加约 2 个月,“蓝天保卫战”期间预期寿命增加约 4 个月。随着空气质量健康效应的证据越来越多,WHO于 2021 年制定了新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南,提出更为严格、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如果将这份国际指南作为清洁空气的理想目标,我国的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进而可获得更大的健康
5、收益。更深度的空气污染治理,可以使得婴幼儿、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得到更大程度、更加完善的健康保护。新生儿的孕育和健康不仅关乎个体生存质量,还关乎家庭、社会和民族未来福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如何提高妇幼人群健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妇幼人群的健康防护,要先从了解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知识开始,再到采取有效的防护方法、做好应对。基于此,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空气-气候-健康集成研究计划与交流平台以及墨迹天气,共同编制和发布“为下一代添蓝”科普手册。手册主要面向新生代父母,旨在提升其对空气质量、气候变化的认知,提高其采取行动
6、、做好防护的能力,切实保障妇幼健康。同时,我们欢迎和鼓励相关环境教育机构、妇女儿童发展机构和科普平台出于提升社会福祉、非盈利性目的使用本手册。前 言23关于空气污染关于空气污染关于空气污染关于空气污染一.什么是空气污染所谓空气污染是指直接排放到大气的污染物以及由它们转化形成的二次污染的浓度达到了危害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的现象。人类活动及自然过程不断向大气中排放各种各样的物质,当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超过了正常水平,并在大气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进而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或其他环境要素(如气候、水体)产生不良效应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污染的形成及危害程度,不仅是以空气中是否存在某种有害物质来衡量,还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