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特气:未来已来,成长可期电子特气:未来已来,成长可期 电子化学品系列报告之一电子化学品系列报告之一 证券分析师 :陈元君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20001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13811233167 2020年8月17日 证券研究报告 第一章第一章 受益于半导体产业转移受益于半导体产业转移,国产替代推升电子特气需求:国产替代推升电子特气需求:电子特气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生 产工艺各个环节,被称为电子工业的血液。2019年,我国电子特气的市场规模为140亿 元左右,得益于集成电路产业向国内转移,预计未来中长期内国内电子特气市场将保持 10%以上的高速增长。目前,全球前五大气体公司占据
2、全球电子特气90%以上市场份额, 2019年电子特气国产化率仅为15%左右。市场规模的增加将加速推动电子特气的国产化 进程,在此过程,国内部分优势企业有望把握契机做大做强。 电子特气品类繁多电子特气品类繁多,有望最早实现全面的国产替代:有望最早实现全面的国产替代:电子特气品种多达上百种,目前 我国已经取得多个品种的技术突破,如三氟化氮、超纯氨、锗烷等,是目前配套半导体 材料中国产替代进度最快的子行业。由于其较大的市场空间(是半导体制造中第二大材 料)以及较快的国产替代进度,在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预计会成为电子材料国产化替 代大潮下最早实现全面国产化替代的细分领域。 国内特气公司尚未形成绝对龙头
3、国内特气公司尚未形成绝对龙头,但发展迅速且各具特色:但发展迅速且各具特色:市场内主要特气公司的特 气业务销售规模不超过5亿,本土企业市占率低,尚无实现在IC全流程中供应配套气体。 现有上市企业,如昊华科技、雅克科技、华特气体、南大光电和金宏气体等,凭借客户 优势和产业转移契机,通过扩产和新建产能,有望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此外,非上市 企业中的部分优质标的,如派瑞特气、博纯材料、硅烷科技等,有望加速上市节奏,通 过提升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的节奏,抢抓市场机遇。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客户认证和突破的风险:产能投建进度低 于预期的风险:新增产能难以消化的风险。 报告要点报
4、告要点 2 qRnOmRqNpNrQnRmRvNyRtQ8OdNbRmOoOnPoOeRqQzRkPoPwPbRpPwOMYsOwPNZmRsN 目录目录 产能转移,电子特气迎来黄金布局期产能转移,电子特气迎来黄金布局期 种类繁多,电子特气全品类透视分析种类繁多,电子特气全品类透视分析 各具特色,国内电子特气企业发展提速各具特色,国内电子特气企业发展提速 3 全球半导体产能在正向我国大陆转移全球半导体产能在正向我国大陆转移。半导体产业已经经历了1960s-1980s美国向日本的转移 和1980s开始的从美国、日本向韩国、中国台湾的转移阶段,如今正处在往我国大陆进行第三 次产业转移的阶段。 我国
5、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持续增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持续增加,贸易摩擦加速国产化进程贸易摩擦加速国产化进程。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 模已达1.5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2020年-2022年是中国大陆晶圆厂的投产高 峰期,以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新兴晶圆厂和以中芯国际、华虹为代表的老牌晶圆厂正处于 产能扩张期,未来3年将迎来密集投产潮,对相关配套材料的需求也随之快速上升。考虑到贸 易摩擦的影响以及大陆晶圆厂的建设进度,半导体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 1.11.1半导体产业正在向大陆转移半导体产业正在向大陆转移 图图. 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 向日本转移, 造就了富士通
6、、 日立、东芝等 世界顶级集成 电路制造商 1960s1960s第一次转第一次转 移移 韩国、台湾成为 主力,韩国成为 继美、日后世界 第三个半导体产 业中心 1980s1980s第二次转第二次转 移移 向中国大陆、 东南亚的马来 西亚等地转移, 我国有望成为 下一个半导体 产业中心 2000s2000s第三次转第三次转 移移 图图. 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亿元)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0% 5% 10% 15% 2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01520162017201820192020E 国内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