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证券研究报告|行业中期策略 煤炭开采 2024 年 08 月 29 日 煤炭开采煤炭开采优于大市优于大市(上调上调)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翟堃翟堃 资格编号:s0120523050002 邮箱: 薛磊薛磊 资格编号:S0120524020001 邮箱: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谢佶圆谢佶圆 邮箱: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德邦研究所,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1.永泰能源(600157.SH):业绩同比增长,成长空间广阔,2024.8.28 2.昊华能源(601101.SH):产能逐步释放,业绩表现优异,2024.8.27 3.煤炭周
2、报:板块底部渐明,重视底部布局,2024.8.25 4.中煤能源:Q2 业绩同比增长,中期分红凸显投资价值,2024.8.24 5.甘肃能化(000552.SZ):Q2 业绩同比改善,煤电化成长可期,2024.8.23 复苏打破供需双弱格局,新时代煤炭复苏打破供需双弱格局,新时代煤炭估值体系渐成估值体系渐成 煤炭行业煤炭行业 20242024 年中期策略年中期策略Table_Summary投资要点:投资要点:政策持续发力,复苏迹象显现政策持续发力,复苏迹象显现。1)煤炭核心消费地位不改。)煤炭核心消费地位不改。2023 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约 55.3%,核心地位依旧稳固。细分下游领域来
3、看,2023 年火电消费量 29 亿吨,同比增长 9%,是动力煤主要消费来源。根据我们预测,在 22%的新能源装机(风+电)增速下,新能源发电的年增量至少要在 2028 年才能实现社会用电增量,考虑到消纳及气候等因素扰动,实际碳达峰时间预计将会延后,近几年煤炭消费依然将处主导地位;2)全社会用电延续高增,用电结构向新兴产业倾)全社会用电延续高增,用电结构向新兴产业倾斜。斜。2024 年我国社会用电延续高增,1-6 月我国全社会发电量为 7685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 2.26%,其中火电发电占比 63%。从结构上看,第三产业占比稳中有升,截至 24Q2,第三产业电力消费弹性指为 2.61,
4、AI、算力大数据等新兴第三产业预计将成为驱动社会用电量边际增长的主要动因;3)设备更新)设备更新&地产政策地产政策支撑需求,黑色有望开启正反馈。设备更新方面,支撑需求,黑色有望开启正反馈。设备更新方面,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出统筹安排3000 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投资拉动效应显著,焦煤长期需求预计有保障。地产方面,地产方面,5 月楼市迎来政策三箭齐发,同时,前期万亿国债及 5000 亿 PSL 额度已全部发放完毕,“三大工程”推进或将带来新增量。从 4-6 月数据来看,螺纹钢及热轧卷板去
5、库明显,终端钢厂的双焦仍维持低位。实际数据与密集政策形成共振,黑色有望开启正反馈。安全生产定调,进口增量有限。安全生产定调,进口增量有限。1)国内生产明显降速:2024 年 1-6 月全国煤炭累计产量 22.66 亿吨,同比下降 1.72%。一方面原因在于煤价下跌抑制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安全形势加剧,政策思路向保供和安全生产兼具转变,行业产能利用率受到限制。2)煤矿计划稳产,2024 年各省规划产量增量有限:从地方政府煤炭产量目标来看,与 2023 年不同,2024 年主基调以稳产保供、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为主。以晋陕蒙主产区为例,2024 年煤炭产量计划增量为-4894 万吨,相较于
6、 2023 年的计划增量 1.38 亿吨下降明显。此外,安徽、河南两省在 2024 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中并未设立明确的产量目标。中长期看,新矿批复规模减少、煤炭产能向西转移、资源衰竭等结构性问题将对长期供给形成约束,预计 2024 年产量增速仍将进一步下降。3)价差决定进口数量:2024 年 6 月以来,价差收敛转负,价格优势荡然无存。考虑到运输、到货时间,我们认为后续煤炭高进口量难以为继。中长期来看,全球化石能源资本开支(剔除中国)增速下滑;同时,我们在此前外发深度全球煤炭行业未来 3 年 10 大趋势中梳理了海外新建煤炭项目,数量较少且规模不大,未来很难进一步增长。稳定分红下的高股息,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