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二二四年五月 目 录 一、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建设.3(一)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3(二)推动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3(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政策.4 二、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4(一)完善气象综合观测网络.4(二)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5(三)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6(四)强化综合防灾减灾.6(五)强化汛期风险综合管理.8 三、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11(一)水资源.12(二)陆地生态系统.13(三)海洋与海岸带.15 四、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16(一)农
2、业与粮食安全.16(二)健康与公共卫生.18(三)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19(四)城市与人居环境.19(五)敏感二三产业.20 五、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22(一)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22(二)强化关键脆弱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23 六、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保障机制建设.25(一)加强财政金融支撑.25(二)强化科技支撑.26(三)加强能力建设.28(四)深化国际合作.28 1 前 言 作为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风险。20 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温升水平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22 年,气候暖干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
3、。2023 年天气气候更加复杂,极端降水、台风、高温、寒潮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特别是汛期以来,区域性、阶段性洪涝干旱灾害明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为统筹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2022 年 6 月,生态环境部等 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并出台多项适应气候变化政策,采取积极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逐步完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效加强,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提升,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健康与公共卫生领域气候韧性持续增强,城市
4、适应气候变化进程持续推进,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作为“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的重要方面之一,明确提出要“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提升适 2 应气候变化能力”。为全面反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推动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的情况,本报告对 2022年以来我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与成效进行系统总结,旨在增进各方面对适应工作的了解,持续推进各层级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分享中国实践和经验,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气候治理做出积极贡献。3 一、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建设(一)印发国家适应气候
5、变化战略(一)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 2022 年 6 月,生态环境部等 17 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明确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化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为提升气候韧性、有效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提供了重要指导。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2035将“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单设一章并摆在突出位置,体现了对气候变化观测监测预警、影响和风险评估、应急防灾减灾等工作的高度重视。将重点领域划分为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两
6、个维度,并增加城乡人居环境及金融、能源、旅游、交通等敏感二三产业作为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领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领域适应能力。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并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原则,提出全国八大区域和五个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构建了多层次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二)(二)推动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推动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2022 年 8 月,为指导和规范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工作,强化省级行政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印发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各省(区、市)由生态环境厅(局)牵头,积极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多数省(区、市)组 4 建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