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基建加速数字化转型, 实现“智能+”产业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 兴技术在多领域广泛运用。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的 新挑战,以新兴技术为支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防控和复工 复产中大显身手,众多管理者意识到,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将是企业势在必 行的发展方向。此前,发改委发布“新基建”概念时明确指出,新型基础设 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 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 系。在大力推进“新基建”的背景下,当前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有哪些最新进 展?以
2、科技为驱动力的“智能+”产业升级将如何实现? 新基建 筑未来 -“智能+”产业升级篇 2 三项基础能力,夯实转型之路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质是利用日渐成熟的新技术,为数字经济打造泛在感知、高速互联、智能融合三项基 础能力。 这三项能力为企业铸建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基底,拥有良好基础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推进数字化 转型,在数字时代的新一轮竞争中以更强劲的动能快速发展。 泛在感知:泛在感知:通过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 桩等新基建,实现对车辆、设备、设施等物理 实体的全面感知,为企业构建以点汇聚的物联 感知层; 高速互联:高速互联:通过5G、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 道交通、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
3、,赋能 物联感知层,实现物联网、电网和城市网络的 互通互联,汇聚形成高速互联层; 智能融合:智能融合:通过人工智能基础平台、大数据中 心、智能计算中心等新基建,融合数据资产, 形成放大成网效应,实现对企业内外全貌的理 解、把控和优化,构建出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智 能基础层。 新基建 筑未来 -“智能+”产业升级篇 3 拥抱新兴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认为,不同行业的企业需要认清与其相适应的新基建领域,根据新基建建设现 状识别自身优劣势和核心提升方向。只有正确定位“新基建”浪潮中自身角色,企业才 能更好地把握产业链整体迭代融合过程中的新机遇。“新基建”的落地加速推进技术融 合,扩展应用场景,不少企业由此
4、实现了降本增效与创新发展降本增效与创新发展。 新基建 筑未来 -“智能+”产业升级篇 4 石油石化行业 现状:现状:石油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较好,但仍存在通信条件差、成本压力大、生产智能化水平 差异性强等业务痛点。 新基建升级:新基建升级:通过5G通信、卫星互联网、海底光缆、数据中心、云平台、边缘计算等信息基础 设施建设,能够改善网络带宽、数据算力、信息孤岛等因素对业务的制约,实现设备设施的实 时互联和智能感知,进一步提升石油石化企业泛在感知、高速互联和智能融合的基础能力,促 进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深化。 案例:案例:石油石化领域已经逐渐融合形成智能油田、智能管网、智能炼厂、智慧加油站等业务数 字
5、化运营场景。例如某石油石化企业通过生产自动化和远程实时监控,实现无人化作业的新型 生产模式,减少一线用工2.6万人;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解释,减少80%数据收集、 解释处理和模拟时间;通过设备预测性维护提前预测故障发生时间,减少33%的停产时间,年 节约5000万元以上。 新基建 筑未来 -“智能+”产业升级篇 5 风电光伏行业 现状:现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风电光伏行业拥有高质量发展潜能,但受制于地理位置偏 远、发电不稳定、消纳能力不均等业务痛点。 新基建升级:新基建升级:5G、特高压、充电桩、电力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解决风电光伏消纳 难题。通过构建泛在感知、高速互联
6、能力,助力发电机组远程实时监测;通过建设智能融合能 力,支撑了故障预警和智能调度,有效提升发电机组可靠性与利用率。在新基建背景下,风电 光伏行业还拓展出了“风电光伏+特高压”远距离输电、“光伏+5G基站”分布式发电、“光 伏+充电桩”光储充一体等多种智能融合的业务运营模式。 案例:案例:风电光伏领域已初步形成了智能光伏电站、智能风场等业务数字化运营场景。例如某国 有能源企业,融合工业互联网、无人机、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技术,实现了数千台 风机的远程管理、智能运维,成功提升机组年利用率0.5%,降低风电业务运营成本5%。 新基建 筑未来 -“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