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4 行业观察行业观察第二季度行业报告第二季度行业报告基金会救灾协调会基金会救灾协调会1目录目录一、灾害基本情况.2(一)季度灾情信息.2(二)季度预警信息.5二、政府活动.7(一)会议活动.8(二)能力建设.11(三)灾情响应.12三、基金会工作概况.14(一)防灾减灾.151、能力建设.152、行业会议.17(二)灾害响应.181、华南江南暴雨洪涝灾害响应.182、其他.21(三)灾后重建.221、华南江南暴雨洪涝灾害.232、积石山地震.23四、小结.252一、灾害基本情况一、灾害基本情况(一)季度灾情信息(一)季度灾情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公布数据,2024 年第
2、二季度中国各地自然灾害形势依然严峻,涵盖多种灾害类型,导致大量人员受灾,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季度以强降雨、地质灾害、地震和强对流天气为主,干旱、风雹、洪涝和沙尘暴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第二季度强降雨过程频繁且极端,导致南方多地重复受灾。2024 上半年全国平均降水量显著上升,达到 316.9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 13.9%,2024 年第一季度的全国平均降水量仅为 61毫米。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数据,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发生地震 343 次,4.0 级以上地震 177 次,其中台湾花莲县及其附近海域发生 33 次 5.0 级及以上地震,最高等级达 7.3 级。2024 年上半年
3、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 3238.1 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 322 人,紧急转移安置 85.6万人次;倒塌房屋 2.3 万间,损坏房屋 27.9 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 3172.1 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931.6 亿元。其中,第一季度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 1037.9 万人次3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 79 人,紧急转移安置 11.1 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 46.8 万人次;倒塌和损坏房屋 6.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 944.3 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237.6亿元。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各地自然灾害的影响深度加剧,与第一季度相比,损失情况显著上升。图 1 2024 年上半
4、年灾情伤亡情况及受损情况(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制图:基金会救灾协调会)2024 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呈现出一些显著差异。虽然受灾人数有所下降,但死亡失踪人数和经济损失均有所上升。具体而言,2024 年上半年受灾人数为 3238.1 万人次,比 2023 年同期的 4876.4万人次有所下降;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为 322 人,比 20234年同期的 95 人有所上升;直接经济损失为 931.6 亿元,比 2023 年同期的 382.3 亿元有所上升。2024 年上半年相对于 2023 年同时段,主要灾害类型有所差异。2023 年上半年高发灾害类型以干旱、风雹、低温冷
5、冻和雪灾为主,2024 年上半年则以洪涝、地质灾害、干旱、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2024 年汛期提前,强降雨过程频繁且极端,南方多地重复受灾,导致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尤为突出。地质灾害多发散发,西部地区发生中强地震,造成的损失比 2023 年同期更为严重。强对流天气高发,风雹灾害点多面广,对农作物及部分设施农业造成较大影响。南北方旱情交替发展,年中已基本缓解,而 2023 年上半年西南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旱情相对较重。中东部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的影响比 2023 年同期更加严重。森林草原火灾总量处于低位,局地形势较为严峻,与 2023 年上半年情况基本持平
6、。第二季度灾害形势更加严峻。相较 2023 年第二季度洪涝、风雹等灾害影响范围扩大,河南、云南、福建、广西、江西等地受灾较重,2024 年第二季度洪涝、干旱、地质灾害、风雹等灾害交织发生,局地多灾重发,极端灾害事件多,灾害损失重。广东梅州和韶关、福建龙岩、安徽黄山、湖南岳阳、广西桂林等地洪涝灾情突出。5总体而言,2024 年上半年自然灾害形势较 2023 年上半年有所加重,但灾害类型有所变化。2024 年第二季度发生的洪涝、地质灾害等造成的损失尤为突出。图 2 2023 年上半年与 2024 年上半年自然灾害受损情况对比图(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制图:基金会救灾协调会)(二)季度预警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