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皮书编制组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叶坤奇张琦张永明蔡智源王雷博魏鹏程陶希陈佳敦朱佳玮马红伟左鹏飞付森波张超盟范恒龙鲍玥冯绍宝朱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刘如明杜岚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徐瑞文胡伟琪余奕陈磊熊峰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李孟轩远盟康健科技有限公司杨宇陈浩复旦大学彭鑫沈立炜陈碧欢01背景和前言1.1大模型开创智能时代的新纪元,AI 产业迎来新一轮创新浪潮021.2云原生助力AI产业突破发展瓶颈,云原生AI成为产业发展新范式0202云原生 AI 基础设施发展和挑战2.1云原生AI技术的演进052.2算力诉求井喷,AI 产业面临挑战0603云原生 AI 技术概论3
2、.1云原生AI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要点093.2云原生AI训练系统建设要点153.3云原生AI推理系统建设要点263.4云原生AI边缘云系统建设要点303.5弹性伸缩,应对 AI 任务浪涌挑战3204云原生 AI 技术应用4.1云原生AI跨地域多集群协同384.2云原生AI算力效能优化414.3云原生AI云边协同计算464.4大模型云原生化解决方案494.5云原生AI设备驱动管理5105云原生 AI 行业实践5.1社交平台 RB 云原生 AI 平台应用加速实践545.2AI 解决方案提供商 FP 多场景 AI 云原生化实践585.3医疗科技公司 HL 云原生 AI 智能医疗实践60目录目录CONT
3、ENTS 云原生 AI 技术架构白皮书背景和前言011.1大模型开创智能时代的新纪元,AI 产业迎来新一轮创新浪潮1.2云原生助力 AI 产业突破发展瓶颈,云原生 AI 成为产业发展新范式背景和前言01PART云原生 AI 技术架构白皮书背景和前言021.1大模型开创智能时代的新纪元,AI 产业迎来新一轮创新浪潮AI 软件及应用市场持续增长,AI 大模型成为产业主要增长点。据 IDC 估计,2026 年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 211 亿美元,各行业的 AI 需求极大地推动着 AI 市场增长。随着数字经济、元宇宙等概念的逐渐兴起,人工智能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的关键时期,但其开发门槛高
4、、应用场景复杂多样、对场景标注数据依赖等问题开始显露,阻碍了规模化落地。以 ChatGPT 为代表的 AI 大模型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局面。凭借其优越的泛化性、通用性、迁移性,AI 大模型为人工智能大规模落地带来新的希望。面对人工智能的各种挑战,AI 大模型的出现提供了通用化解决方案,从无标注数据中通过自监督学习获取大量“知识”,实现用更统一的方式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广泛智能需求驱动 AI 产业不断创新,大模型助力各行业生产力变革。随着办公、制造、金融、医疗、政务等场景中降本增效、生产自动化、降低风险、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等多方面的AI智能需求,AI产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创新和发展。
5、凭借在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多模态处理能力上的跃迁,AI 大模型摇身变为“助理”、“专家”走入办公室、制造车间、金融市场、医疗机构、政务大厅,结合传统软件使得各个行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AI 大模型已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助手。1.2云原生助力 AI 产业突破发展瓶颈,云原生 AI 成为产业发展新范式AI 产业面临数据、算法、算力等多方面发展瓶颈。据 IDC 统计,中国数据规模将从 2021 年的 18.51ZB增长至 2026 年的 56.16ZB,年均增长速度 CAGR 为 24.9%,增速位居全球第一。随着数据量的高速增长,数据特征高维、模态格式
6、多样的趋势也逐渐明显,对数据的 AI 建模也相应地更加复杂,计算复杂度会随之呈指数增加,数据标注难度也会增加。同时,海量的数据将不可避免带来更大的数据噪声问题、数据偏见风险。与此同时,AI 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往往需要对多个任务进行深度融合和统一建模,这意味着厂商需要针对不同场景、不同任务开发大量的算法和模型,增加了 AI 应用的开发难度。算力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的场景和高性能计算能力进行拓展融合,满足研发企业的多芯部署、分布式优化、高性能计算等需求,这涉及了计算资源的灵活调度和统一运营管理,给企业 AI 创新带来了额外的成本。云原生 AI 成为 AI 产业发展的新范式。为了突破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