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科睿唯安支持研究和设计白皮书从东南亚视角看肺癌的疾病负担目录执行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疾病负担 东南亚地区的肺癌流行病学现状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的现行治疗方案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治疗中的关键未满足需求 NSCLC 相关的社会心理负担 针对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的在研药物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负担 东南亚地区在卫生筹资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新批准药物不良事件管理的重要性 不良事件管理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不良事件管理成本及跨地区差异行动呼吁参考文献3578910121314151617东南亚地区肺癌的疾病负担|3执行摘要本白皮书涵盖的 3
2、 个关键主题如下:NSCLC 的疾病负担NSCLC 的经济负担行动呼吁在东南亚地区,肺癌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精准肿瘤学的突破给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变革。随着致癌驱动因素的不断发现,靶向治疗的应用愈发广泛。目前,靶向治疗和分子检测已被公认为肺癌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此相关的大部分创新药物均已被证明兼具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靶向药物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中,毒性、获得性耐药、获取途径和成本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及时诊断和转诊至合格医疗机构的机会也严重不足。本白皮书重点阐述了东南亚地区针对 NSCLC使用靶向药物时面临的显著问题,包括疾病
3、负担和经济负担(重点关注不良事件的管理成本),并呼吁医学界团结发声,共同应对这些挑战。疾病负担东南亚地区肺癌的疾病负担|5在亚洲地区,预计肺癌的负担将在 2020 年至 2050 年间增加一倍甚至更多,这凸显了采取全面预防措施和医疗干预措施的紧迫性。NSCLC 是全球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预计 2020 年至 2050 年间,亚洲地区的肺癌负担将增加一倍甚至更多2。东亚是全球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最新数据显示,该地区每年新增的肺癌病例超过 101 万例,死亡人数超过 841,174 人2。此外,预计到 2050 年,东亚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
4、分别达到 170 万和 150 万2,这使得 NSCLC 成为该地区一项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区域内人口和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影响。2022 年,肺癌是东南亚地区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流行病学东南亚地区十大癌症3新发病例2010050,00001,00,000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肝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前列腺癌鼻咽癌胃癌1,50,0002,00,000每 10 万人口的 5 年患病率肺癌是东南亚地区第二大常见的癌症,每年新增病例达 131,184 例3。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的肺癌发病率为每 10 万人 6.4 例,这一数据体现了肺癌给该地区带来的重大
5、影响,使其跻身至该地区十大癌症第四位3。这些统计数字凸显了东南亚地区肺癌的严重负担,并强调了需要有效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手段,以减轻肺癌对该地区公共卫生的负面影响。东南亚地区肺癌的疾病负担|6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在东南亚国家仍然相对罕见。5.2%*与携带常见 EGFR 突变的患者相比,携带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差。具体而言,携带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的患者相较于携带常见EGFR 突变的患者,死亡风险高出 75%,前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6.2 个月,而后者可达 25.5 个月。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携带 EGFR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
6、的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增加了 93%,这反映在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仅为 5.1 个月,而常见 EGFR 突变患者的 mPFS 为 10.3 个月4,5。EGFR 突变病例中EGFR 20 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比例为 5.2%6肺癌流行病学*%是指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这 4 个国家的平均值,不包括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地区 EGFR 外显子 20 插入突变的发生率马来西亚NSCLC 病例数6确诊病例诊断率(%)6无法切除及转移性病例无法切除的转移率(%)6非鳞状细胞癌病例非鳞状细胞癌比例(%)6EGFR 突变病例EGFR 突变率(%)6EGFR 检测率(%)6 外显子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