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1 延迟退休:国际比较和时间表.5 1.1 国际比较:退休年龄和退休余寿.5 1.2 渐进式延迟退休时间表.7 2 延迟退休起因:养老金压力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11 2.1 人口转型加大养老金压力.11 2.2 人均寿命提高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18 3 比较:日本延迟退休前后的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20 3.1.1 延迟退休,增加多少劳动供给?.20 3.1.2 延迟退休后,日本老年就业如何冲击青年就业?.22 4 延迟退休如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24 4.1 城镇劳动力增长 7.8%、增加 3600 万.24 4.2 延迟退休如何影响青年就业?.
2、27 图表目录 图表 1:2020 年各国退休年龄和“退休余寿”.6 图表 2:国际比较来看我国退休年龄较低、退休余寿较长.7 图表 3:三种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下的退休时间表:城镇男性.8 图表 4:三种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下的退休时间表:城镇 55 岁退休女性.9 图表 5:三种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下的退休时间表:城镇 50 岁退休女性.10 图表 6:我国养老金三大支柱.11 图表 7:养老金补贴占用的财政资金份额已超 5%.12 图表 8:剔除财政拨款后的基本养老保险在 2016 年开始出现收支缺口.12 图表 9:养老金静态可支付月数大幅下降.13 图表 10:2022 年各省养老金的当年
3、缺口.14 图表 11:黑龙江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2016 年开始累计结余为负.14 图表 12:31 省养老金缺口和老龄化率的关系.15 图表 13: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养老金资产占比较低.17 图表 14:偏高的储蓄率构成养老金的替代.18 图表 15:15-59 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近 6000 万.19 图表 16:就业人口减少近 3000 万.19 图表 17:高校在校生人数 20 年增加 3000 万.20 图表 18:16 岁时的平均预期就业年限明显下降.20 图表 19:日本分年龄段的劳动参与率变化.21 图表 20:日本 60-64 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在延迟退休后大幅提升.21 图
4、表 21:日本延迟退休后老年就业人口大幅增长.22 图表 22:2009-2022 年日本低龄老人(55-64 岁)分行业就业变化.23 图表 23:2022 年日本老年人和年轻人就业竞争性强.24 图表 24:2020 年我国 50-65 岁人口劳动参与率明显偏低.25 图表 25:我国 55-64 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降幅偏大.25 图表 26:城乡退休制度差距是劳动参与率差距的主要原因.26 图表 27:延迟退休对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影响.27 图表 28:延迟退休带来的城镇劳动供给增量.27 图表 29:老年人占比较高的行业和吸纳年轻人较多的行业.28 图表 30:2020 年中国低龄老年和青
5、年的就业分布.29 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1 1 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国际比较和时间表:国际比较和时间表 1.11.1 国际比较:退休年龄和退休余寿国际比较:退休年龄和退休余寿 采用 OECD 的退休年龄和世界银行的出生时的预期寿命1两个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我们发现:(1)50 个可比国家和地区,男性平均法定退休年龄为 63.4 岁,女性为 62.3岁,高于我国现行的男性 60 岁、女性 55/50 岁。按照 OECD 口径,这里法定退休年龄是指 Current retirement ag
6、es for a person who entered the labour force at age 22,下文实际退休年龄是指 Effective labour market exit age。(2)在 50 个可比国家和地区中,44 个地区男性退休年龄高于我国的 60 岁(占比 88%)、47 个国家女性退休年龄高于我国的 55 岁(占比 94%),即我国退休年即我国退休年龄低于九成国家龄低于九成国家。(3)按照“退休余寿=预期寿命-退休年龄”来看,我国男性退休余寿为 15.3年、女性为 26.1 年。而在 50 个可比国家和地区中,有 37 个国家男性低于 15.3年,占比 74%;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