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 业 研 究 2024.07.22 1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医 药 生 物 行 业 专 题 报 告 政策顶层设计引领医疗信息化科技新内需,重点关注数据要素互联互通 分析师 周超泽 登记编号:S1220523070003 张初晨 登记编号:S1220523070001 许睿 登记编号:S1220523080005 行 业 评 级:推 荐 行 业 信 息 上市公司总家数 638 总股本(亿股)5,828.44 销售收入(亿元)12,844.54 利润总额(亿元)1,389.98 行业平均 PE 130.90 平均股价(元)18.38 行 业 相 对 指 数
2、 表 现 数据来源:wind 方正证券研究所 相 关 研 究 基金中报分析:2024Q2 重仓配置向器械倾斜,宽基医药持仓降至历史新低2024.07.22 生物医药行业-2022 年年报及 23Q1 季报总结-细分赛道表现分化,布局疫后复苏资产2023.07.28 疫苗行业专题报告:疫苗批签发疫后复苏明显,多个重点品种大幅增长2023.02.18 连锁药店专题报告:药店边际改善拐点已现,全国连锁化行则将至2022.09.23 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并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
3、,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并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这些改革举措对医疗行业信息化互联互通水平提出了广度和深度双重更高要求,有望给行业带来全新的内需机遇。医疗信息化支持政策频出,重点聚焦数据医疗信息化支持政策频出,重点聚焦数据要素要素互联互通。互联互通。2018 年至今,国家在政策端层层加码,重点聚焦在数据要素互联互通,从医疗机构内部各系统的互联互通,到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再到包括基层在内的区域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加大了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深度”。此外,除了针对现有的、医疗机构内部的诊疗服务,政策还鼓励积极
4、延伸医疗服务到院外,延伸了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广度”。医疗信息化市场空间广阔,精细化管理需求驱动高增长医疗信息化市场空间广阔,精细化管理需求驱动高增长。据 IDC 及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 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已超 630 亿元,预计到 2028年有望突破 1400 亿元,2022-2028E 的 CAGR 为 14.23%。通过对我国医疗信息建设的复盘发现,政策支持+数字化转型需求+技术升级是驱动医疗信息化发展及向智慧医疗演进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行业趋势给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带来增长动力。1)人口老龄化、慢病趋势加剧,居民健康服务需求随之升级。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5、明显,叠加慢病年轻化趋势,慢性疾病医疗服务、老年护理等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刚需”。信息化手段能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2)电子病历评级及互联互通成熟度逐年增强,下沉机构市场潜力逐步激活。从政策端来看,国家对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及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的要求持续提高,并逐步将二级及以下医院纳入考核标准。虽然近年来电子病历评级及互联互通成熟度逐年增强,但整体应用水平、下沉度仍有待提升,信息化建设空间仍较大。3)医保控费加速覆盖,数据增值服务市场有望快速增长。DRG/DIP 医保支付改革后,我国医保基金结存率较前几年出现明显下降,医院不得不提质增效、降低成本以应
6、对运营压力,这带动了医保控费信息化市场的高速发展。4)创新技术持续融合,AI、医疗云等服务发展空间大。随着医疗业务智能化变革加速,除传统 IT 基础技术应用外,AI、云技术、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应用。医疗信息系统云化、医疗数据资产化等前景广阔。投资建议:投资建议:政策东风的持续推进、医疗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高增及创新技术的应用赋能是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的三大推动力,这也为相应的软、硬件产品供应商提供了较大发展机遇,云平台、智慧城市等加速建设也催生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建议关注:和仁科技、万达信息、创业慧康、思创医惠等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方 正 证 券 研 究 所 证 券 研 究 报 告-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