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7月 匠心筑梦、技术赋能“金课”建设思路探索 电子与通信工程 梁长垠 教授 目录 CONTENTS 1 金课建设主要内容 2 如何打造一门金课 3 如何评价金课质量 4 如何建设“金教材”5 金课建设成效推广 金课建设主要内容 01第 9 页 建设任务(一)金课建设主要内容 如何建设一门好的课程?课程资源 实训环境 课程教材 课程内容 教学平台 教学团队 02如何打造一门金课 第 25 页 建设任务(一)课程内容优化设计 第 25 页 建设任务(二)课程项目化设计与实施 项目化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 25 页 建设任务 2、项目设计 企业真实产品,注重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
2、趣味性、易实现性、可复制性 1.问题引导,任务驱动 引入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方法 2.理论够用,强化实践 关注传感器的功能、外特性,强调实际应用,重点关注信号接口与调理电路的搭建与调试 3.项目创新,创意思维 项目设计新颖、实用、可实现度高,并寻求多种不同的实现方案,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4.过程考核,目标管理 关注学习过程,弱化终结性结果评价(二)课程项目化设计与实施 第 25 页 建设任务 :IN4148硅二极管温度传感器的接口电路设计(二)课程项目化设计与实施 第 26 页 建设任务 (二)课程项目化设计与实施 第 28 页 建设任务(二)课程项目化设计与实施:学生为中
3、心;发散性思维;注重互动性;素质教育;第 13 页 建设任务(三)实训环境建设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要求:实用性强 趣味性高 制作简单 可实现性 实训设备制作方法:校企合作,联合研制 实训项目来源:生活中经常见到 比赛中经常用到 企业的真实产品 实训平台特色与亮点:功能模块化设计 转速表/频率计功能 标准工业仪表校准 电路模块增加丝印 无线传感组网远程监控 双重模式显示 单片机终端自动识别 中间变量可测试分析 实训环境建设 第 13 页 建设任务(四)课程资源建设 第 10 页 建设任务 二维码 识别图 体验内容:1.传统农耕环境控制 2.无线传感网半自动控制系统 3.无线传感网全自动控制系统 A
4、R案例展示智慧农业温室环境参数控制系统认知(四)课程资源建设 第 12 页 建设任务(五)教学平台建设 0303如何评价金课质量 第 14 页 建设任务(一)教育部职教金课评价指标 教育部吴岩副部长提出的“两性一度”金课标准 第 14 页 建设任务“三性一度”金课标准(二)金课建设指标与验收要点 课程目标的适应性:课程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知识生成、技能训练、素质提升,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课程内容的先进性:课程内容紧跟生产技术前沿,聚焦核心知识与技能,将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素养有机融入课程,及时将产业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规范等引入教学。教学资源丰富
5、多样、质量高,能有效支撑和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情特点,通过探究式、启发式、混合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凸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过程,构建智慧教育赋能下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学习成效的达成度:学习成果全面对接职业岗位工作成果,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如何建设“金教材”0404第 29 页 建设任务(一)教材开发的困惑与困难 行业企业调研不充分,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顶层设计不完善,教材内容不合理。活页式、新型工作手册式教材行业企业参与度不够
6、,教材内容很难突显“企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职业标准、工作过程 或产品”。数字化资源建设(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需要专业技术支持,缺乏必要的资金资助。如何在教材中融入虚拟仿真(VR/AR)技术。如何寓教于乐,增强实践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如何融入“1+X”,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国家没有统一的数字教材标准,应用场景开放性不足,不能跨平台使用。二是国家没有投入,研发经费不能保障,靠推广收费没有政策依据。第 29 页 建设任务(二)传感器应用技术教材开发过程 2012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高教分社牵头成立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