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云灾备建设指南云灾备建设指南 (20242024)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2022024 4 年年 5 5 月月 -1-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编委会:马飞、苏越、陈凯、周倩、金天骄、朱正秋、徐礼长、王赛钰、赖志强、谢枫、王骏翔、杨磊、杨梅、田园、王立波、高健凯、司华、胡洋、赵文敬、林墅、李伟明、李昊楠等。报告在编写过程中,历经内容起草、模型构建、调研访谈、数据分析、征求意见等阶段,得到了诸多单位的
2、大力支持,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浙江移动、上海数腾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曙光云计算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由于数据来源以及样本企业数量限制,无法考察领域内全部企业,本报告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出。-3-前前 言言 随着云计算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技术底座,企业通过大力建设更加灵活、可靠的云灾备系统来有效预防和减少灾难或意外故障的风险,实现业务的快速恢复,保护企业核心数据,提升客户信任和企业竞争力。然而,企业在云灾备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数据恢复有效性难以保障、管理体系仍不完善
3、、产品兼容性较差、副本数据缺乏利用等挑战,极大影响了企业云灾备建设效能。为了探明我国各行业企业云灾备建设的发展现状,推动产业高速发展,促进产业良好生态形成,助力云灾备产业规模化落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编制云灾备建设指南(2024)。本报告总结了云灾备的发展历程与背景,洞察并分析了企业云灾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如技术、产品、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并归纳云灾备的建设路径,旨在为企业提供云灾备建设全流程的参考。-1-目目 录录 一、一、云灾备概述云灾备概述.1(一)云灾备发展背景.1(二)云灾备发展历程.2(三)云灾备的优势.4 二、二、云灾备产业不断发展,灾备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云灾备产业不
4、断发展,灾备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6(一)灾备环节存在技术难点,数据恢复有效性难以保证.6(二)(二)云服务故障频发,云灾备管理体系建设仍需完善.7(三)灾备产业上下游难以兼容,亟需加强产品适配.8(四)灾备数据缺乏利用,数据价值有待挖掘.9 三、三、五大措施夯实企业云灾备建设之路五大措施夯实企业云灾备建设之路.10(一)云灾备建设需求分析,保障灾备建设可行性.10(二)云灾备建设规划设计,提升全流程建设效能.11(三)云灾备建设方案实施,稳妥高效推进云灾备建设.12(四)云灾备建设赋能数据管理,技术创新助力降本增效.13(五)云灾备建设效果评估,促进企业灾备能力持续提升.13 四、四、企业云灾
5、备建设实践企业云灾备建设实践.14(一)芜湖市政务云同城异构灾备建设案例.14(二)厦门市政务云多云异构灾备云建设案例.17(三)浙江某连锁餐饮企业云上跨 AZ 灾备建设案例.20 五、五、云灾备发展展望云灾备发展展望.23 -2-(一)灾备系统兼容性不断加强,灾备行业生态日益开放.23(二)灾备数据应用场景不断扩展,聚焦挖掘数据新价值.24(三)依托云灾备标准体系,逐步提升云灾备建设成熟度.24 -1-一、一、云灾备概述云灾备概述 (一)云灾备发展背景 云灾备的发展主要源于信息化时代对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的迫切需求。传统灾备行业已发展近半个世纪,从手动磁带备份的计算机发展初期,到远程磁盘备份
6、、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再到实时备份数据保护,灾备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底层基础架构不断演进。企业数据量爆炸式增长、数据价值不断提升,云灾备价值逐步显现。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着日益庞大和多样化的数据流,而这些数据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保护和恢复这些数据变得尤为关键。数据量的急剧增长,传统灾备压力激增,面临着备份和恢复时间长、管理复杂度高、灾备场景受限等问题,而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引擎为传统灾备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云灾备将生产数据灾备到弹性伸缩、按需付费的云服务平台,成为了适应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下的新灾备理念。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云灾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