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医美专题系列三美专题系列三之之胶原蛋白胶原蛋白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2024年6月 分析师:杜向阳 执业证号:S1250520030002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 分析师:王钰畅 执业证号:S1250524010001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 核心观点 胶原蛋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重组胶原蛋白具备增长潜力。胶原蛋白是人体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有三螺旋构象,具备物理支撑性、生物相容性、组织可吸收性、凝血性等特性,可用于专业性护肤(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医美、生物医学材料以及食品领域。从制备方式看,可分为动物源与重组两类,其中重组胶原蛋白较动物源胶原蛋白更利于控制
2、病毒传播风险,更具发展潜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达287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重组胶原蛋白渗透率从2017年的15.9%上升至2021年的37.7%。重组胶原蛋白由于相较动物胶原蛋白拥有低细菌毒素、不易变性等优势,预计渗透率进一步上升。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2021年CR4仅为8.8%,头部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享受行业红利。海外胶原蛋白多应用于食品领域,医美应用受制于安全性风险。海外胶原蛋白市场持续扩大,应用于食品、医疗和化妆品/医美三大领域。在医美领域,1981年Allergan旗下产品作为全球首款胶原植入物获批FDA,但由于朊病毒安全风险以及生产成本高
3、等原因,在玻尿酸产品上市后注射疗程数下降,海外并无大型胶原蛋白医美领域上市公司参考,故我们通过分析台湾双美成长路径,认为1)不断丰富产品矩阵,2)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促使双美市值不断增长。借鉴国外公司发展路径以及国内玻尿酸产品放量路径,聚焦国内胶原蛋白医美应用领域,我们认为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可解决安全性以及生产成本问题,加持自身无“丁达尔现象”、美白效果、塑性能力强等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注射类医美产品。胶原蛋白与玻尿酸应用存在重合,应重点关注产品所属细分赛道。胶原蛋白产品在专业性护肤、医美等领域应用场景、功效与玻尿酸等产品相似。横向对比,我们认为1)医美公司产品矩阵及后续在研管线;2)医美公司销
4、售渠道搭建;3)医美公司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4)医美公司研发投入力度四个要素对于公司能否脱颖而出至关重要;纵向对比,在大单品打造方面,注射类医美产品相较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有更高的获批壁垒,故不同细分赛道拥有不同的大单品打造逻辑,我们认为功效性护肤品及医用敷料,公司更关注销售渠道以及宣传力度、IP打造,而对于注射类医美产品则更关注先发优势、产品技术壁垒以及产品独家性。风险提示:医疗事故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1 9WaVfVdXeZeZeUbZ9P8QbRoMqQpNtPeRpPoQfQrRtNbRqQuNvPpMoOuOnRpQ目 录 2 1 胶原蛋白:医美生美领域新兴材料,潜
5、力巨大 2 他山之石:欧美最早研发相关产品,台湾地区应用成熟 3 国内应用:胶原蛋白产品在医美领域具有优势 4 公司对比:研发能力及销售渠道为核心 两种来源的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人体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具有三螺旋构象。胶原蛋白是人体蛋白质家族中重要的结构蛋白,皮肤、骨骼、肌腱、血管系统、肌肉结缔组织等均富含胶原蛋白。胶原在体内以多级聚合的方式存在,能够在组织发挥物理支架的作用。同时,胶原蛋白三螺旋构象是其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的基础,使其具备低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组织可吸收性、凝血性等特性。胶原蛋白按来源与制备方式分为动物源与重组两类。动物胶原蛋白通常通过酸法和酶法提取,在对动物组织
6、进行去杂质、溶解、分离提纯后获得。重组胶原蛋白的制取使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目的基因的酶切、拼接和在表达后制得。重组胶原蛋白的生产包含四个步骤:基因重组、细胞工厂构建、发酵与分离纯化。生产的关键在于:1)如何利用基因重组选取合适的基因片段,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序列。目前微生物发酵的重组胶原蛋白无法形成稳定三螺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存疑。2)如何降低分离纯化成本,提升重组胶原蛋白的纯度。分离纯化步骤是重组胶原蛋白量产的限制性步骤,上清液回收,胶原纯化以及检测环节费用约占生产成本的40%。同时若纯度过低,会影响产品质量与原材料利用率。1.1 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提供支撑性,目前有动物源和重组两类 数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