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可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 科主任西南医大附属自贡医院 党委副书记/院长l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 委员l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 委员l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 委员l 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 委员l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委员l 四川省医学会行为医学专委会 候任主委l 主持/参研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项,发表论文120篇,其中SCI 文章32篇,参编教材15部,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电话电话/微信:微信:1809018273218090182732镇静催眠药成瘾及其防治汇报人:刘可智2023-11-25 镇静催眠药成瘾
2、概述 镇静催眠药成瘾的机理 镇静催眠药成瘾的诊断与评估 镇静催眠药成瘾的防治策略 镇静催眠药成瘾的预防措施 案例分析和讨论contents目录镇静催眠药成瘾概述01镇静催眠药是一类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诱导睡眠的药物。定义包括苯二氮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非苯二氮类药物(如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种类镇静催眠药的定义及种类定义镇静催眠药成瘾是指个体对镇静催眠药产生药物依赖,出现强制性药物寻求和使用行为,以及药物戒断症状。现状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镇静催眠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由此引发的药物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镇静催眠药成瘾的定义及现状生理危害01长期大量
3、使用镇静催眠药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呼吸抑制、免疫力下降等生理问题。镇静催眠药成瘾的危害心理危害02成瘾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社会危害03镇静催眠药成瘾者可能出现药物寻求行为,从而引发犯罪、暴力等问题,对社会安定造成威胁。同时,成瘾者的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镇静催眠药成瘾的机理02镇静催眠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静、催眠效果,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大脑功能紊乱。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递质改变大脑结构这类药物会干扰大脑内神经递质(如伽马-氨基丁酸)的平衡,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长期滥用镇静催眠药可能导致大脑某些区域的
4、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成瘾行为。03药物对大脑的影响0201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会使人体对其产生耐受性,需要不断加大剂量才能达到相同效果。耐受性增加当成瘾者停止使用药物时,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反应,如焦虑、颤抖、失眠等。戒断反应成瘾者的身体会逐渐适应药物的存在,一旦断药,生理功能会发生紊乱。生理依赖成瘾过程的生理变化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许多成瘾者初次使用镇静催眠药是为了缓解焦虑、失眠等心理压力,逐渐产生依赖。心理压力社会环境中的紧张氛围、竞争压力等因素可能导致人们寻求药物的帮助,进而成瘾。社会环境家庭、朋友等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冲突,可能使个体更倾向于通过药物来逃避现实。人际关系部分成
5、瘾者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加重心理障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心理障碍镇静催眠药成瘾的诊断与评估03成瘾的临床表现需要不断提高药物剂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药物耐受性增加强迫性用药行为戒断反应时间和精力消耗无法控制自己的药物摄入,不顾后果地继续使用药物。在停止或减少药物摄入后,出现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不适症状,如焦虑、失眠、恶心、呕吐等。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获取和使用药物,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成瘾的诊断标准长期、反复使用药物,并产生强烈的渴求和冲动感。药物使用对个人的社会、职业和心理功能产生明显损害。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出现药物耐受性和戒断反应。自评问
6、卷:如Addiction Severity Index(ASI)等,通过患者自我报告的方式,评估其药物使用频率、渴求程度、戒断反应等症状。生物标志物检测:如尿液、血液等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用于辅助诊断成瘾程度和戒断状态。这些评估工具和诊断标准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成瘾,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临床检查: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全面评估,以及药物使用历史的详细了解。成瘾的评估工具镇静催眠药成瘾的防治策略04替代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其他药物来替代镇静催眠药,以帮助成瘾者逐渐戒除。这些药物具有类似的治疗效果,但成瘾潜力较低。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