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氢能先机系列之:为清洁氢能经济增速的创新业务模式 简介2023 年,全球超过 9 成的氢能需求主要由化石燃料制氢满足,低碳强度氢能市场或清洁氢能市场远未达到实现2050 年全球脱碳目标所需的水平。1为在 2050 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清洁氢能市场需要在同年达到 6 亿吨氢当量,约目前全球氢能供应的 6 倍。德勤分析显示,如果条件成熟,这个目标完全可以实现。2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通过有吸引力的商业场景、清晰的工业标准和认证流程、多样化的供应链及坚定的政策支持为市场发展奠定基础,并保持长期韧性。氢能企业在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面对多样风险,即便是身处于有利政策条件地区的企业。这皆因一个直观的现实即便
2、我们都知晓如何生产清洁氢,但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能源,它的价格还是让人望而却步。虽然生产成本应能随着氢能行业扩张而下降,但价值链上的市场参与者依然不确定从何入手产业链,拖慢了全球氢能经济的蓬勃发展。4许多潜在的氢能供应商担心需求不足,而潜在的氢能买家则对具成本竞争力之供应的不确定表示担忧。再者潜在投资者的投资于可催化氢能未来增长的基础设施也需直接面对眼前的不确定性。许多人均认为这是氢能产业的“鸡和蛋”问题:是应先有需求,供应还是赋能产业的基础设施?但这也似乎低估了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另一种更为恰当的表达是称之为清洁氢能的“先行者系统性困局”:产业各方都担心如抢先一步,可能会就地受困;但如慢人
3、一步,又会落后于人。德勤近期与普林斯顿大学的安德林格中心(Andlinger Center)就此开展调研。3我们走访了氢能各价值链上的参与者,发现在氢能开发、生产和储运过程中,至少有十多个节点存在先行者困境问题。这包括,一方在投入资源之前,在观望另一方的行动,且这还不仅局限在清洁氢能供应商和承购商的这类直接的关系范畴;私人资金和政府资助应如何相辅相成为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电解槽制氢是否能在清晰供应链显现之前就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储运设施是否能在强有力需求迹象未出现且价格持续波动的情形下先于发展?诸如此类的考量。1 IEA Net-Zero Emissions by 2050 scenario2 h
4、ttps:/ https:/acee.princeton.edu/wp-content/uploads/2023/07/Princeton_H2_study_final_report_June_2023.pdf4 Deloitte,Green hydrogen:Energizing the path to net zero23限制清洁氢能市场扩张的挑战在于清洁氢能和其他替代能源之间的短期成本差距,而这主要归因于有待提升的公共政策、未成熟的技术及过时的业务模式。5 清洁氢能政策和技术在过去几年大步发展,但创新业务模式解决方案并不多见。政府资助的行业催化作用仍不足以覆盖清洁氢能与现有燃料的成本差距
5、,且其存在变数、不易获取。简单而言,不论是私营还是公共企业均对能源项目开发方式都有根深蒂固的守成观念。因此,如要发展清洁氢能市场,现有合约缔结、风险管理、资产生命周期考量的方式都需要变革。守成的业务模式解决方案所造就的投资困境根生于当下清洁氢能市场的五大不确定性中:I.需求不确定性:如何应对需求端对价格曲线持观望而不大规模采购清洁氢能的立场?企业是否能获得其所需的融资?II.监管不确定性:如何应对省、州、国家和国际机构间相互矛盾或缺位的监管政策?III.技术不确定性:哪些技术将成为行业标准?企业应如何规避使用非最佳技术或者在技术应用上落后于大势?IV.生产和基础设施不确定性:如何应对生产和基础
6、设施投资的不足,或成本的高企?如何应对生态影响或公众接受程度的忧虑?V.合作不确定性:如何应对合作伙伴为保护自身利益而固步自封或对合作心怀二意?如何应对最大最强方独揽市场话语权?当今清洁氢能市场的五大不确定性如何应对省、州、国家和国际机构间相互矛盾或缺位的监管政策?如何应对生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的不足,或成本的高企?如何应对生态影响或公众接受程度的忧虑?如何应对合作伙伴为保护自身利益而固步自封或对合作心怀二意?如何应对最大最强方独揽市场话语权?哪些技术将成为行业标准?企业应如何规避使用非最佳技术或者在技术应用上落后于大势?哪些技术将成为行业标准?企业应如何规避使用非最佳技术或者在技术应用上落后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