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宏观金融NIFD季报主编:李扬殷剑峰张旸 王蒋姜2022 年 4 月地方区域财政NIFD季报主编:李扬殷剑峰王蒋姜2024 年 3 月 NIFD 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 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 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 年度报告于下一年
2、度 2 月份发布。I 中央政府发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可期 摘摘 要要 2023 年全国财政收支持续紧缩,收入增长动力不足,财政支出持续提升,同时政府性基金收支增速持续负增长,土地财政难以为继。财政压力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地方财政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张,土地财政也难以支撑地方政府建设投资需求。同时地方债务风险提升,地方债上半年重在“稳经济”、下半年重在“防风险”,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规模创新高,城投平台进入全面管理,城投债融资规模创历史新低。20232023 年财政的主要特征为中央发力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年财政的主要特征为中央发力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中央政府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大幅提速,同时加大了对地方
3、的转移支付力度,2023 年安排转移支付 10.56 万亿元,首次突破 10万亿元。全年中央政府加杠杆,一方面,中央发行 1 万亿元特别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后续特别国债发行或将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央行配合准财政工具助力地方政府化债。当前地方债务风险不断抬升,多地财政已经处于严重紧平衡状态,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和基本发展,因此,推动推动新一轮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正逢其时正逢其时,主要目的是拓宽政府财源,提升地方政府的投资积极性和投资效率,进而提升经济发展动能,保障财政长期可持续发展。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职能由“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建立新
4、型的政府和市 本报告负责人:本报告负责人:殷剑峰 本报告执笔人:本报告执笔人:殷剑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王蒋姜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宏观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NIFD 季报季报】全球金融市场 人民币汇率 国内宏观经济 宏观杠杆率 中国宏观金融 中国金融监管 中国财政运行 地方区域财政地方区域财政 房地产金融 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 银行业运行 保险业运行 II 场关系:配合市场化改革精简政府行政;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投资界限,逐步分类别、分行业建立政府投资项目清单、目录;深化改革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推动地方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便利化政务服务水平,提高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第二
5、第二,进一步理清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关系进一步理清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关系。优化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支出责任划分比例,适当扩大中央政府事权,持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转移支付体系改推进转移支付体系改革。第三革。第三,推进地方税收体系改革,培育地方政府财源。推进地方税收体系改革,培育地方政府财源。地方主体税种占比较低,难以支撑基本公共支出,健全地方税体系可以适当调整现有共享税比例。同时,适当扩大现有地方税种的征税范围,探索新税种的征收可能性来补充地方财力,完善地方税种体系建设。目 录 一、全国财政压力加重.1(一)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支出提速.1(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同降,土地财政难以持续.3 二、地方
6、财政压力持续加重.3(一)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3(二)土地财政持续下滑.5(三)地方债务风险加剧.6 三、中央发力,缓解地方财政压力.8(一)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支出提速.8(二)中央转移支付大幅增加.9(三)特别国债助力地方政府化债.10 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开启.11(一)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建立服务型政府.11(二)理顺央地财政关系,推进转移支付体系改革.12(三)推进地方税收体系改革,培育地方政府财源.12 1 一、全国财政压力加重(一)(一)一般公共财政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支出提速收入增长乏力,支出提速 2023 年年一般公共财政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基本完成年初预算,但收支基本完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