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造业品质革命:发生机理、国际经验与推进路径代晓霞消费品工业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消费品工业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目 录目 录创新性分析主要结论123主要内容研究背景及意义A与过去历史时期相比,新时期制造业品质革命的内涵特征是什么?研究范围的界定?B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品质革命如何服务于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C新形势下制造业品质革命的战略重点、推进路径是什么?u 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u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
2、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u 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制造业品质革命发生机理和理论分析提出、历史沿革内涵、特征、发生理论迫切性和重要性典型国家制造业品质革命的经验日本: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质量救国战略德国:精益制造、国家品牌战略美国:创新设计、政府激励韩国:时尚、文化、国家层面统一协同我国制造业品质革命的发展基础及实践探索高端装备、家电、轻工等行业历史维度:发展历程看东南沿海、中部地区发展模式不同u 强龙头型:上海u 跨越型:浙江、广东、福建u 稳进型:山东、安徽等典型区域经验典型行业经验形
3、势和存在问题分析机遇和挑战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制造业品质革命的指标体系指标的纳排和模型分析指标的权重分析和阶段标志推进路径研究总体路径(思路、目标、路径)u不同区域和发展阶段的推进路径u不同产业类型推进路径保障措施发生机理(创新驱动、管理驱动、需求驱动、文化驱动)发展阶段,结构、质效、品牌等发展基础本研究将基于对制造业品质革命发生机理和路径的分析,国际经验的梳理,国内实践的探索,发现影响我国制造业品质革命的关键因素,通过关键指标分析和模型构建,以结构、质效、品牌为重点,从总体路径、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区域和发展阶段三个维度进行推进路径分析,寻求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
4、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从而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革命性转变的品质革命之路。研究内容理论研究要素分析模型构建实证研究p 以“技术爆炸”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卫星通信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带来产业技术路线的革命性变化和商业模式的突破性创新,进而形成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产业范式变迁、企业组织形态重构以及消费方式变化创新驱动管理驱动需求驱动p 以消费需求倒逼制造业品质升级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等,背后都是消费者对于时尚、便捷、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消费经济学指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从生活必需品向
5、高档消费品乃至奢侈品转移,从易耗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转移。p 以供应链、组织变革引导和推动品质革命通过推动生产要素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为制造业品质革命提供与新技术相匹配的要素结构,从而加速制造业品质革命的发生发展。德美日韩等国在品质革命的每个阶段中,都积极并合理地通过组织变革、供应链优化管理来提升制造业发展效率,促进本国制造业品质提升。文化驱动p 以品质文化厚植制造业品质革命土壤品质文化是在世界工业化进程背景下,以独特地域和民族文化为印记,以追求高品质为目标,在产品、工程质量实践活动中逐步积淀而成的管理理念、行为方式、知识技术、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总和。发生机理典型国家经验借鉴u
6、 制造业品质革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保障u 制造业品质革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产业基础u 制造业品质革命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u 制造业品质革命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国际竞争新优势培育的必经阶段制造业品质革命的迫切性及重要性强龙头型上海跨越型浙江、广东、福建稳进型山东、安徽制造不断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制造从较低起点向高品质跨越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稳进数字赋能、要素集聚、培育链主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稳进基于区域视角我国制造业品质革命的实践探索世界级产业集群、数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