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华三集团 杭州总部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路466号 邮编:310052 北京总部 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南大街8号院 利星行中心1号楼 邮编:100102 Copyright 2019新华三集团 保留一切权利 CN-173X30-20191205-BR-HZ-V1.0 免责声明: 虽然新华三集团试图在本资料中提供准确的信息,但不保证本资料的内容不含有技术性误差或印刷性错误, 为此新华三集团对本资料中信息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新华三集团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本资料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新华三集团中国城市数字经济 指数(DEI)专区 目录 P24 前言 P01 P08 P03 P30 P1
2、5 第五章 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建议 强化高端引领和重点领域突破,明确数字经济发展方向 数据及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力先行,探索数据驱动新模式 提升营商环境数字化,提升均衡性城市服务和治理能力 强化科创属性,发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优势 以“三个四”为引领,构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共同体 P25 P26 P27 P28 P29 城市总分及排名 数据及信息化基础设施 城市服务 城市治理 产业融合 第三章 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 总体评价 P09 P10 P12 P13 P14 长三角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重要一极 三省一市合力打造中国高质量发展样板 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数字经济加速区域一体化
3、发展 第二章 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P04 P05 P06 P07 上海模式:高端引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杭州模式:数字产业化驱动区域新高度 合肥模式:创新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新特色 苏锡宁模式:产业数字化推动区域新极点 第四章 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 城市样板 P16 P17 P18 P19 指标体系 数据样本 附录 P30 P31 0102 前言 今天, 我们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第五次科技革命 的交汇期,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 互联网、 大数据、 智能化等数字技术成为新科技革命 的关键词。 发展数字经济对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 增长具有直接的、 重要的驱动作用, 数字全球化的新
4、纪元已经到来。 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技术向心性、 产 业发散性的特点, 区域经济是最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 的承载载体,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的核心聚集区也集中 在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等区域经济体。 从规模看, 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体是我国乃至全球区 域经济体中体量最大、 人口影响最多的区域, 同时也 是全球湾区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2018年, 长三角41座城市拥有超过1/4的全国经济总体量, 拥有 1/6的全国总人口覆盖、 1/3的全国总研发投入; 产业方 面, 拥有1/2的全国集成电路产值、 1/3的全国软件和信 息服务业。 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 增 长潜力最大的区域
5、之一, 并构成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 展的最重要一极。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列入 政府工作任务。 2019年12月1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 发了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 明确规 划范围包括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全域(面 积35.8万平方公里) , 共计41个城市, 明确指出长三角 地区的发展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 完善我国改革开 放空间布局、 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 略。 在一体化战略的发展指引下, 长三角地区以数字 经济促进整体经济快速增长, 新技术、 新业态、 新模 式蓬勃发展, 已逐步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 新引擎。 当前
6、, 长三角一体化定位为 “一极三区一高地” , 即通过一体化发展, 使其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 的增长极; 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 率先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在新经济周期背景下, 长三角正凭借数字经济打造我 国经济结构转型进程中的新样板。 在上海, 传统产业 改造和落后产能调整淘汰深入推进, 一批重大产业项 目开工建设, 一批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和创新项目落户; 在江苏, 数字经济体现为产业数字化的新产业、 新业 态, 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发展势头最为强劲; 在浙 长三角 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 江, 数字经济体现为以互联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