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球经贸摩擦指数项目发布月度报告和年度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指数计算和定性研究分析。(1)指数计算。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是月度指数,以 2017 年的月平均情况为基期(即 2017 年月平均=100),反映当月全球经贸摩擦相对于基期的变化情况。一段时间内指数上升,表明全球经贸摩擦形势趋于紧张;反之则表明全球经贸摩擦形势缓和。(2)定性研究分析。对月度发布措施按照措施数量的国家(地区)分布、措施覆盖的行业范围,以及当月措施的特点进行分析。年度报告对全年措施数量的国家(地区)分布、措施覆盖的行业范围,以及全年措施特点进行分析。全球经贸摩擦指数项目选取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韩国1、加拿大、马来
2、西亚、美国、墨西哥、南非、欧盟、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越南和中国 20 个国家(地区)进行研究2。为便于阅读,我们在报告分析中统一称为“20 个国家(地区)”。全球经贸摩擦指数项目覆盖的领域包括:(1)进出口关1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于 2021 年 7 月通过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认定韩国为发达国家。本报告在统计数据中将韩国按发达国家处理2国家(地区)按照中文首字母顺序排列2税措施;(2)贸易救济措施;(3)技术性贸易措施;(4)进出口限制措施;(5)其他限制性措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项目的行业分类包括:电子行业、纺织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机械
3、设备行业、建材行业、矿产行业、农业、轻工行业、医药行业、有色金属行业、运输设备行业、其他 13 个行业。全球经贸摩擦指数项目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20 个国家(地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国家金融机构官网发布的措施;(2)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海关组织等国际组织发布的相关措施;(3)Westlaw、汤森路透、全球贸易预警网等权威第三方机构发布的相关措施。受获取渠道和数据发布滞后性的影响,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可能无法获取 20 个国家(地区)涉及上述 5 个领域所有月份的全部数据,我们仅就所能获取的现有数据进行
4、分析研究。本报告的数据范围为 20222023 年。本报告中 2022年和 2023 年的数据均为调整过的数据,与月度报告中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31本报告的“措施”是指 20 个国家(地区)发布的进出口关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进出口限制措施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2本报告指数计算中使用的“基期”是以 2017 年 12个月的平均发生情况作为“基期”,基期值=100。确定原则是选择全球经贸摩擦相对平和的时期(WTO 贸易监测报告近 10 年的数据显示,2017 年经贸摩擦影响的金额最小)。本报告中经贸摩擦指数所指的高位是指数值100;中高位是指数值75 且100;中位是指数值50 且
5、75;中低位是指数值25 且50;低位是指数值25。3进出口关税措施包括进口、出口关税措施:(1)进口关税措施包括:进口关税、进口产品的国内税等;(2)出口关税措施包括:出口税、出口税收优惠等。4贸易救济措施包括贸易救济的 3 种主要措施,分别是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本报告搜集的数据仅为贸易救济新立案数据。5 技术性贸易措施包括各成员向 WTO 提交的有关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 TBT 通报,以及有关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4的 SPS 通报。6进出口限制措施包括进口、出口限制措施:(1)进口限制措施包括:进口许可要求、进口配额、进口禁令及进口监控措施等;(2)出口限制措施包括:出口管制措施、出口
6、禁令、出口配额及出口许可要求等。7其他限制性措施包括各国(地区)发布的补贴及其他形式的支持措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限制措施、采购限制措施、知识产权措施以及以国家安全为基础的贸易措施“扩散”相关的其他限制性措施,如主要国家对特定机构和个人的制裁等。52023 年度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共分为综合报告,国家(地区)分报告和行业分报告,3 份报告合计 700 页,30 万字,用 700 余张图表直观展示了 2023 年的经贸摩擦情况,对进出口关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进出口限制措施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领域的经贸摩擦情况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对农业、矿产、轻工、电子、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化工、建材、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