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国 储 能(含 动 力 电 池)产 业 集 群 发 展 白皮书 1中国储能(含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发展白皮书储 能 是 实 现 双 碳 必 由 之 路2024 年 4 月CUSHMAN&WAKEFIELD陶汝鸿大中华区副总裁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自古以来,人类文明每一次里程碑式的重大进步,都是由能源利用方式革命所推动的。受全球气候变暖、化石能源日近枯竭等影响,现阶段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正向低碳化转型,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正在大规模爆发。而储能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带动全球能源格局革命性、颠覆性调整的重要引擎。随着储能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储能产业
2、激励措施,扫除市场发展障碍。我国近年来也加速出台相关储能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加之动力电池产业生态的强劲带动,促使储能产业进入市场化、规模化发展阶段。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部分城市崛起的“财富密码”,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在新能源大赛道上,光伏、新能汽车、动力电池三大领域格局似乎已有定数,而储能产业尚处于爆发初期,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是一个快速超车不容错过的机会。面对万亿蓝海市场的储能产业,各地相关产业基础条件有较大差异,需要在技术路线和产业链环节上找准切入点、发力点,构建系统化的发展规划和招商策略。戴德梁行基于多年的产业顾问经验,联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发布本报告,对中国储
3、能(含动力电池)产业集群的产业趋势、集群发展经验和要素进行梳理和探讨,供社会各界同仁参考。2 戴德梁行序 言CUSHMAN&WAKEFIELD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同后疫情时代交织叠加,国际安全形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而中国经济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展现强大韧性与活力,其中储能产业一枝独秀,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海内外储能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市场表现超出预期。大规模投资扩产计划纷至沓来,产业发展朝气蓬勃,一批批储能(含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拔地而起,加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总体来看,新型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正保持高速增长,中国正成为全球储
4、能产业的领导者。技术路线呈百花齐放态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锂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钠电池、长时储能等技术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固态电池、二氧化碳储能等新技术取得突破,发展态势健康稳健。中国锂电行业产能规划将于2025年达到4000GWh,市场拓展与盈利模式等问题亟待解决,面对当下复杂的国际局势与资本环境,储能行业贸易风险与金融风险并存。美国发布 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RA2022)以及欧盟 新电池法 的出台,对中国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设置了严格的排斥性条款,给我国锂电池出海到欧盟市场带来了极大挑战。中 国 储 能(含 动 力 电 池)产 业 集 群 发 展 白 皮书 3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
5、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而我国发展资源集约、产业链于一体的新生态储能(含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新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在对行业进行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联合戴德梁行正式发布 中国储能(含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发展白皮书,对储能行业作总体性描述,希望将当前储能产业集群的实际发展状态详尽地呈现给从业者,尽可能为行业提供更深入的剖析和前瞻性的思考,促进我国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让我们携手并肩,开拓创新,推动我国储能行业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共同推
6、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王建新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CONTENTSCONTENTSCONTENTSCONTENTS1P5-9新能源概念界定及发展背景3P17-29储能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机遇5P40-53中国典型产业集群案例研究2P10-16储能产业基本概况4P30-39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机遇6P54-57中国储能产业集群发展建议与展望CONTENTS4 戴德梁行CONTENTSCONTENTSCONTENTSCONTENTS新能源概念界定及发展背景01CONTENTS中 国 储 能(含 动 力 电 池)产 业 集 群 发 展 白皮书 51.1 研究背景1.2 新能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