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2023Financial Consumer Rights ProtectionWhite Paper编委会编委会成员周京刘 玉 书胡浩曾韬 盛 成 成夏 羽 文陈放吴 盈 盈编委会主任蒲 海 涛周 道 许韩 开 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2023)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腾讯集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联合编撰发布。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编委会得到了金融行业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深表感谢。诚挚感谢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北京资产管理协会等给予的高质量课题研究和
2、写作建议。同时,特别感谢各位接受课题组调研、访谈和出席课题组专题研讨会的相关金融监管机构领导、行业协会和金融企业高管等的大力支持,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促成编委会顺利推进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政、产、学、研、用”机构深入沟通交流并获得大量启示,为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2023)撰写提供了重要参考,彰显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及题材选取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由于专业能力和研究探索的局限,本白皮书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致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在不断完善: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3、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来,我国明确了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等八项基本权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各项体制机制建设工作不断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和监管责任分工逐步从分散走向统一: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已形成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相关政策文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部门规范性文件和团体行业规定等全方位、立体式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网。金融消费者纠纷十大高频词:我国金融消费者相关案件中,涉及最多的十个关键词是“利息”“利率”“违约金”“贷款”“民间借贷”“违约责任”“约定期限”“合同”“投资”“信用卡
4、透支”。“一行一总局一会”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各有侧重点: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表明,中国人民银行高度关注各类银行及相关机构金融消费者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积极开展全方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高度重视构建“大投保”“全链条”投资者保护格局。金融消费者数字权益保护涉及五个关键:建议从持续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科学监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促进从业机构合规经营、切实提升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等五个方面加强金融消费者数字权益保护。建议从技术、运营、政策三方面加强对AIGC发展与金融消费者数字权益保护工作:对AIGC的相关监管,建议技术层面做好
5、AIGC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安全防护;运营层面做好金融领域AIGC应用的管理;政策层面多管齐下,审慎监管。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快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一是根据不同金融业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点,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系统协调机制和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二是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处罚权限,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三是加强对非持牌金融主体的监管和沟通工作,推动构建责任清晰、高效顺畅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建议从三个方面完善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一是用好“枫桥经验”,进一步做好金融纠纷多元化解 和溯源治理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县域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建设
6、工作,提供“一站式”金融纠纷解决服务;三是细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各项标准,提高金融纠纷处理效率。摘要建议抓住适当性管理关键,完善适当性管理制度:一是建议从“统一整合各层级制度规范和相关指导性文件中关于适当性原则的规定,明确并细化适当性管理规则和要求;建立金融消费者分类标准;统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等级评估”这三个方面完善适当性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二是加强监管和行业自律双管齐下,督促金融机构严格执行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目标客户“三适当”要求。三是完善标准和审查机制,提高披露信息访问的便捷性,健全金融产品信息披露制度。四是建设动态评估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做好客户风险偏好评估。五是完善金融宣传和广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