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引爆了小米汽车单身车市洞察报告(2024版)团队成员行业分析师院长/首席分析师行业分析师周丽君高 英石本雅单身车市:由未婚购车用户组成的细分车市近几年中国单身车市变化很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购车节点,由工作几年后的结婚阶段,提前至刚开始工作的单身阶段,该趋势正不断扩大单身车市的用户规模;单身车市的内部结构加速中年化、高学历化等,该趋势正不断提升单身车市的含金量目前,不少车企都推出了个性化品牌,该系列举措会不断提升对个性化品牌更偏好的单身车市的研究价值,但绝大多数车企的个性化品牌的构建思维,并不是建立在单身等用户细分的基础上,该现状会不断强化单身车市的研究迫切性;易车研究院的2024版中国乘用
2、车市场的用户细分选题的研究数据以线上调研为主,2023年的总样本量超过6万份,以易车大数据和易车研究院的线下调研数据为参考,2023年线下调研样本量超1万份。单身车市示意图已婚车市单身车市单身0已婚2023年中国单身车市终端销量大幅升至466万辆不断积蓄挑战家庭车市主导地位的力量在全球车市堪称生力军2014-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单身车市终端销量与增长走势(万辆)终端销量同比增长近十年,中国社会越来越盛行的晚婚晚育、不断攀高的房价、持续扩大的高校毕业生、日益严重的加班加点、水涨船高的结婚彩礼等原因,大幅扩大了单身群体,间接助推了单身车市。2014年,单身车市销量贡献不足200万辆,之后持续增
3、长,2017年突破300万辆,之后三年相对持平,2021年突然升至380万辆,2022年突破400万辆,2023年升至466万辆,增长11.63%,市占率升至21.56%;过去十多年,由于中国车市被家庭车市绝对主导,单身车市被整体性“掩盖”,并没有充分展现出自己的魅力与实力。弹指十年,中国单身车市正由边缘性车市一步步逼近舞台中央,2023年466万辆的规模,力压德国逼近日本,堪称全球车市的生力军;理论上,中国单身车市已具备培育走量品牌与爆款产品的实力,目前就差一位“白马王子”,可以彻底点燃这堆干柴烈火。-5%0%5%10%15%20%25%30%010020030040050020142015
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14-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单身用户市占率走势2023年全球十大汽车市场销量(万辆)数据来源:易车研究院数据说明:市占率指某变量占大盘的比例0%5%10%15%20%25%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中国美国印度日本中国单身车市(乘用车)德国巴西英国法国韩国加拿大01000200030004000女性是助推单身车市增长的关键力量,2023年贡献42.95%加速单身车市代步化与电动化,为购买小米SU7等埋下伏笔数据来源:易车研究院虽然单身车市仍由男性主导,但女性是主要增长动力
5、,2021-2023年,销量贡献由35%大幅升至42.95%,这与近几年单身男性加速涌入二手车市场和单身女性仍对新车情有独钟密切相关;由于女性用车场景更聚焦代步,单身车市的女性化会助推单身车市代步化,2021-2023年,单身车市的代步诉求由33.94%大幅升至45.83%,一跃成为单身车市的第一购车诉求;由于电动车更适合代步,单身车市的代步化会助推单身车市电动化,2021-2023年,单身车市的新能源占比由7.01%大幅升至38.45%,其中纯电产品由5.17%大幅升至27.31%。按2023年466万辆规模计算,单身车市为新能源贡献179万辆,为纯电贡献127万辆;2023年,极氪、蔚来、
6、小鹏、智己、阿维塔等一大堆电动车品牌的在华销量仅有一二十万辆,甚至不足10万辆,意味着单身车市对上述品牌,以及2024年3月28日正式上市的小米SU7等有重大价值。按此推理,近几年特斯拉的快速崛起,与单身车市密切相关。2021-2023年单身车市性别分布2021-2023年单身用户购车原因分布TOP52021-2023年单身车市能源分布0%20%40%60%80%100%2021年2023年0%20%40%60%代步上下班自驾游日常更换结婚0%20%40%60%80%100%2021年2023年BEVEREVPHEVHEVICEV女男2021年2023年中年化与中产化助推单身车市高端化与大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