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俞敏洪: 成为一个国际人才, 需要做哪些准备? 世界已经连为一体,我们的工作已进入一个全球化的状态。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当下的年 轻人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保证自己拥有全球化工作的能力,并及时抓住机会。是否能达到全球 化工作的状态,并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人才,这取决于人的眼界和知识技能。一味观望是不可 取的,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国际人才呢?我认为有四大要素:语言、文化、规则和心态。 首先语言特别重要。如果没有特别的需求,学习英语是首选。根据计划从事的行业不同,很 多人还会学习法语、德语、日语这些语言都是了解世界和不同文化的工具。但是,英语在全 世界的应用更为
2、宽泛,所以无论学习哪种语言,最好不要放弃英语。 然而中国的英语教学依然是以词汇、语法和课文为主,正确的思路应是听说写,如果孩子还 很小,重点就不应放在考试有多高分数上,而是放在听说写的水平上。如果未来打算留学,托福 和雅思的备考依然十分重要,它不仅决定了是否可以成功获得录取,更重要的是还决定了到国外 后是否能跟得上学业。 而真正语言能力的提升,还需要融入到英语学习的系统里去,在国外三到四年正规化的学校 训练会很有帮助, 到了国外不仅要尽可能进入西方的学习圈, 而且所有的课业应该自己独立完成。 经过这样的学习历练,英语水平达到全世界通用基本上没有问题。 其次是文化准备。对于这一代年轻人,未来大部
3、分的机会都是两种文化和两种经济体之间互 相切换所带来的。因此,中国孩子的英语语言水平过关之后,再加上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功底,意 味着可以在两个大国之间随意切换没有障碍。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放的。 最理想的是,中国的孩子有一段公立学校的学习经历。想要拓展视野,家长可以从小带着他 们参加短期游学或者旅游。等到年龄稍微大一些时,再沉浸到西方完整的教育体系中,通过对东、 西方思想的结合,获得思维模型的升级。如果是在国外完成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学业,最好在西方 的创新型公司或大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如 GE、迪士尼、苹果、谷歌等,这些公司都是在跟世界的 未来对接、跟领先的商业模型对接,直接面对商业发展的生死存
4、亡,在这些地方是可以真正学到 一些东西的。 第三大要素是规则。要了解世界的规则,我们才能行走世界。这个规则包括世界各地的宗教 风俗、政治体系、商业规律、科技发展和法律法规。 了解当地的风俗,可以在与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时更加顺畅;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和运营 模式,可以理解其人民行为背后的逻辑;了解各国的商业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减 少碰壁;了解科技发展可以使我们把握住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则是底线, 有时我们国内的违法成本太低,在很多国家则是要认认真真按照法律去办事。 第四大要素则是心态。也就是从心理上了解该怎样去学习。首先要有一项喜欢的专业可以深 入钻研, 中国家长
5、和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 常常选商科或者其他轻松的学科。 然而任何真正的本领, 都是专注于一个领域并且越研究越深入。在整个钻研的过程中,其实是在训练人的批判性思维、 逻辑思维等核心能力。所以专业是否热门不重要,但一定要选择真正感兴趣、有激情的专业。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摒弃纯粹中国式的思维,从心理上把自己当全球人看。有些留学 生身边都是中国人的圈子,很少和外国人打交道,结果只能是上课时勉强和老师讲英文,平时还 是纯粹的中国式思维。语言跟思维是密切相关的,总是用中文,思维就是中文化的;经常用英文, 思维就是英语化的。所以在国外学习不能错过融入当地的机会。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
6、读书,这是中国老百姓希望更加富有、更加幸福 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的互通互联以及经济贸易的发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 发展,把世界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机会带回到中国。 中国是一个不断开放的大国,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机会一定是最多的。我希望孩子们能够 在成长中把握住自己的机会,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跟随世界的走向 世界正在全球化,全球人才在同一个舞台上竞技。 普遍来说,世界的全球化大约分为三个阶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工业革命和互联网初期; 现今的信息时代。在过去,我们是自己和自己打比赛,而今天,我们要和全世界的年轻人去竞争。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世界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