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生鲜供应链的未来之战 耕新社首席研究员 商务部电商专家 段战江(芝麻哥) 18211179371 本报告版权归思物(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目 录 一、中国生鲜供应链的发展困境 二、中国生鲜供应链的突围路径 三、中国生鲜供应链的巨头之战 中国生鲜供应链 的发展困境 1 乐观地看机会很多 悲观地讲问题很大 中国农业的矛盾论 PAGE04PAGE04 市场庞大 竞争无序 商机很多 热线冒进 准入容易 人才稀缺 钱景无限 风险难控 为什么生鲜赛道全是坑?为什么水果突然贵得吃不起? 10万亿元 生鲜零售市场 6.9% 平均增速/年 55% 生鲜销费占比 4.48次/周 蔬菜水果销费频次 现代农业
2、是大生意,也是难生意 中国农业的矛盾论 PAGE05PAGE05 市场空间大整合机会多竞争环境乱应对挑战难 影响因素复杂 自然风险高 生产方式落后 科技支撑差 流通环节过多 损耗成本大 消费需求多样 经营品类杂 弱 小 散 多 中国农产品流通的两大核心痛点 中国农产品流通的核心痛点 PAGE06PAGE06 环境污染 水 土壤 空气 化学污染 化肥 农药 兽药 化学添加剂 加工污染 非法添加剂 不合格/过度包装 道德污染 有毒菜 病死肉 过期食品 流 通 难 题 安 全 问 题 集散难 渠道拥堵 战略布局不合理 批发市场升级难 分拣难 品质太差 缺乏现代化设备 缺乏精细化操作 仓储难 过度交易
3、 冷库建设不到位 仓储体系不科学 冷链难 损耗过大 缺乏战略布局 运营成本太高 中国农产品上行的物流痛点 PAGE07PAGE07 配套 服务差 配送 成本高 议价 能力弱 竞争 不饱和 20-30%价格不透明垄断经营 投诉率高 快而不全 全而不快 大而不强好而不大 农产品上行物流体系不成熟 网点重复建 信息难共享 资源不互补 作业不均衡 基本设施配套不全 专业服务能力不强 生鲜物流成本过高 信息不对称 产品不标准 流通不规范 渠道不理想 不知市场要什么 (信息基础) 小农意识 各自为战 (工业基础) 田间地头等人收购 (平台基础 ) 层层加价 处处损耗 (物流基础) 中国农产品上行的关键问题
4、 PAGE08PAGE08 渠道 太传统 流通 太复杂 生产 太分散 信息 太闭塞 农产品价格和供求的周期性波动 形成价值链 整合产业链 打通供应链 搭建信息链 1 2 3 4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流通环节的集约效应+零售商的服务创新 信息的有效性+服务的针对性+通道的顺畅性+链条的完整性 聚合优质产品+理顺供应保障+扩大销售市场 生产端的标准化、规模化+流通环节的效率化+零售端的多样化 信息化 OFFLINE 线下 ONLINE 线上 链条化 OFFLINE 线下 ONLINE 线上 产业化 OFFLINE 线下 ONLINE 线上 平台化 OFFLINE 线下 ONLINE 线上 PAGE09
5、PAGE09新零售时代农产品上行的四大支撑要素 中国生鲜供应链 的突围路径 2 安全放心、可口健康的蔬菜应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净化城市食物链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消费痛点 不敢吃吃不到无处卖吃不起 水土空气污染 农药污染 运输污染 多重安全隐患 投入低 技术差 生产方式落伍 无成熟商业模式 无系统解决方案 无权威行业平台 有机太贵吃不起 生产信息不透明 市场竞争太混乱 传统种植危机行业发展困境生鲜市场乱象 PAGE11PAGE11 生鲜消费的核心痛点生鲜消费的核心痛点 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服务载体,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的创新抓手 升级农业产业链 菜蓝子是最接地气的民生工程 有利农业升级 有利节约资源
6、有利科技进步 管理效益 更低廉的价格 更稳定的供给 更可控的追溯 民生效益 节水省地 减少跨区流通损耗 减少CO2排放 生态效益 减少重劳力 提升劳动效率 实现地区雇用 社会效益 PAGE12PAGE12 农业升级的关键亮点农业升级的关键亮点 重塑社区服务链 做城市人安心厨房服务平台 生产更环保 产品更新鲜 供给更方便 服务更人性 高产量 高品质 低成本 生产工厂化 就近生产 就近运输 本地订制 基地郊区化 商圈旗舰店 社区前置仓 流动配送车 终端特色化 线上预售 线下试吃 线上线下融合 平台O2O化 PAGE13PAGE13 模式创新的服务亮点模式创新的服务亮点 改造生鲜供应链 用互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