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宏观金融NIFD季报主编:李扬殷剑峰张旸 王蒋姜2022 年 4 月中国宏观金融NIFD季报主编:李扬殷剑峰张旸2024 年 2 月 NIFD 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 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 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 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2 月份发布。I 长 征 摘摘 要要 以购买力平价来看,2017 年我国便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不过,汇率和物价因素导致我国实际及名义经济增速偏低,这直接影响了市场感受。今年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仍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全球经济弱复苏、主要国家进入选举周期等方面。2023 年三大物价指数乏力,是四十余年来少有的“体感温度”较低之年。虽然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是反映居民就业、消费、收入的指标仍面临压力。未来消费发展的前景,或将取决于通缩压力能否缓解,继而支撑名义 GDP增长。产业方面,在全球经济弱复苏态势下,工业疲软或将继续拖累经济增长。除了物价因素以外,偿债压力
3、凸显也是经济“体感”较冷的原因之一,去年名义利率已经超过了名义 GDP 增速,新增的融资主要被用于借新还旧。2024 年将开启存量出清和结构调整的长征之路。一方面,打好存量住房出清、地方政府债务出清、失败中小金融机构出清三大持久的攻坚战。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将向消费者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调整。随着国内城镇化推进,房地产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机会。不过,要走好未来“两万五千里”,恐怕还需要一场深刻的财政(政府)体制改革。本报告负责人:本报告负责人:殷剑峰 本报告执笔人:本报告执笔人:殷剑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张旸【N NIFDIFD 季报季报】全球金融市场 人民币汇率 国内宏观经济
4、宏观杠杆率 中国宏观金融中国宏观金融 中国金融监管 中国财政运行 目 录 一、外部环境仍面临高度不确定性.1 二、2023 年经济的“体感温度”较低.4 三、2024 年将开启存量出清和结构调整的长征之路.14 1 一、外部环境仍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近两年,西方国家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又甚嚣尘上。美国前财政部部长萨默斯称,2020 年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就如 1960 年对前苏联或 1990 年对日本的预测。诺奖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称,中国未来可能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因为中国的情况会更糟。实际上,以购买力平价来看(图 1),2017 年我国便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是,如果考虑汇率因素,20
5、23 年我国的实际 GDP 只占美国的 80%。如果再考虑物价因素,我国名义 GDP 与美国之比从 2022 年起大幅下滑,2023 年约为 71%。汇率和物价因素导致我国实际及名义经济增速相对偏低,这直接影响了市场感受。今年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仍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图图 1 中美三种中美三种 GDP 口径比较(中国口径比较(中国/美国,美国,%)数据来源:CEIC。其中,2023 年美国 GDP 数据为估算。首先首先是是中美经济周期错位中美经济周期错位。主要体现在三个点,其一是名义利率错位。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全球能源价格飙升,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以抑制通胀,中美名义
6、利差长期倒挂超过 300 个 bp(图 2);其二是通胀错位。与美国的通胀表现不同,国内持续面临通缩压力,截止去年 11 月份,中美核心 CPI 涨幅差仍为341 个 bp(图 3);其三是实际利率错位。中美实际利差在 2022 年曾超过 700 个bp(图 4)。7 12 40 63 76 71 71 10 20 46 67 77 78 80 16 31 70 102 118 119 123 0204060801001201401990年2000年2010年2017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名义GDP实际GDP购买力平价GDP2022年:美国名义GDP增速超过中国2023年:美国名义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