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蓝十年中国污染防治领域实践与观察报告2013-2023 晚稻 卫蓝侠伙伴空气侠团队在山西孝义调研煤化焦化行业大气污染 晚稻 2019 年,资江锑污染调研SEE 卫蓝侠项目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合作方共同发起,在 2013-2023 年间,项目旨在通过资助工业污染源防治领域的民间环保公益机构,督促企业守法排放及绿色转型;组织各方社会力量,推动政策落实及效能提升,形成合作,进而在工业污染防治领域建构一个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监督推进的多元参与体系,实现改善中国环境问题的共同美好愿望。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简称:SEE 基金会)成立于 2008 年,由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发起
2、成立,致力于资助和扶持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成长,打造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化保护平台,共同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成立于 2004 年 6 月 5 日,是中国首家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企业家为主体,以保护生态为目标的社会团体。发展至今,阿拉善 SEE 企业家会员近 700 名,先后设立了 33 个环保项目中心,推动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公众深度参与在地环保事业;SEE 基金会已正式启动“一亿棵梭梭”“地下水保护”“任鸟飞”“卫蓝侠”“绿色供应链”“创绿家”“劲草同行”“海洋保护”“诺亚方舟”“留住长江的微笑”“三江源保护”等品牌项目;直接或间接支持了
3、超 1200 家中国民间环保公益机构或个人的工作,累计影响和带动了超 10 亿人次公众成为环保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本报告聚焦 SEE 基金会卫蓝侠项目,通过梳理政策环境和议题背景,观察卫蓝侠伙伴的行动目标、工作方法和项目产出,从而总结卫蓝侠项目在十年中的成长与挑战,分析卫蓝侠项目的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卫蓝侠项目的工作建议。在此感谢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晋军老师团队开展此次研究评估并撰写报告!关于 SEE 卫蓝侠项目 自然田 自然田与伙伴机构联合调研发电企业寄语摘要 1、研究方法与执行 1.1 研究方法 1.2 执行情况 2、政策环境:机遇与挑战 2.1 污染防治议题与公益组织 2.2“
4、两山理论”:机会窗口2.3 国家治理:政策影响3、项目概况 3.1 项目目标 3.2 项目设计3.3 项目执行4、“卫蓝侠效应”:成效与影响 4.1 对于伙伴机构 4.2 对于基金会自身4.3 对于污染防治细分议题4.4 国内污染防治议题的“卫蓝侠效应”5、问题与挑战 5.1 内部问题与挑战 5.2 机构微观环境带来的挑战5.3 外部环境变化6、工作建议:污染防治再出发 6.1 确立污染防治议题核心地位 6.2 完善基金会制度建设6.3 卫蓝侠的目标与方法结语SEE卫蓝侠伙伴名单 01030509131743535961寄 语 01行动、改变、见证,中国污染防治十年样本:SEE 卫蓝侠二十世纪
5、初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的经济发展迈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进程类似,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工业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自然资源快速消耗,整体环境质量面临不断恶化的局面。同时,也是在这一阶段,公众的环保意识开始逐渐觉醒。工业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如何有效治理与减少排放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开始支持国内少有的几家公益伙伴开展工业污染防治的工作,尤其是水污染治理。2012 年发起“工业污染防治项目”,成为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议题战略版图的一部分;随后一年,我们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等国内关注污染防治的机构
6、共同成立了“卫蓝基金”,同时也将空气污染的议题纳入项目范畴。2016 年,卫蓝基金正式更名为卫蓝侠,明确聚焦水、空气、土壤三大污染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SEE卫蓝侠项目走过的十年,也是国内污染防治走过的难忘十年,在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已明显改善,污染物排放也持续下降。可以说,作为国内较早关注和推动污染问题解决的民间资助项目,过去十余年,卫蓝侠项目和社会大众一起见证了中国环境的改善。SEE 基金会成立卫蓝侠项目,开创了国内基金会对污染防治议题伙伴的持续性资助。SEE 基金会的卫蓝侠项目主要通过资助工业污染防治领域的民间环保公益机构,督促企业守法排放及绿色转型,并组织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