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供应链数字化白皮书工业供应链数字化白皮书(20232023 年)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2023 年年 12 月月声声明明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方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
2、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系电话:010-62305887邮箱:前前言言近年来,全球供应链碎片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制造企业频繁遇到材料短缺、生产中断、物流延误等问题,扰乱了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当下,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对企业愈发重要,能使企业更有效配置产业资源,保持领先地位,培育国际经济竞争新优势。伴随着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供应链融合不断深化,展现出了巨大赋能作用,数字化供应链成为产业界应对供应链风险挑战的重要探索方向。在越来越多企业的实践下,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供应链融合进程加快,驱动供应链形态由线性走向网状,加速生产组织新模式形成,更多创新的商业模
3、式涌现,不断推动企业业务增长。数字化供应链正成为企业提升供应链运营能力和竞争力的必选项,也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重要布局方向。为加速推动数字化供应链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重点研究分析了数字化供应链的应用和产业发展情况,希望一定程度上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所预见,为制造企业、服务商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益参考。本报告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数字化供应链发展背景、脉络和内涵。第二部分梳理了主要国家战略布局情况。第三部分着眼产业界应用探索,围绕企业层和产业层总结了数字化供应链应用体系,并分析了应用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剖析了支撑产业主体布局及变革方向,对三类核心主体的布局方向、竞合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总结由
4、此驱动的产业生态演进情况。第五部分对我国数字化供应链发展意义、发展情况和发展建议进行了探讨。牵头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参与编写单位:深圳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谷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公众号目目录录一、数字化供应链背景、发展脉络及内涵.1(一)背景:外部环境和内生需求变化催生供应链新挑战,数字化供应链成为破局关键.1(二)脉络:立足企业内供应链管理向企业外上下游协同演进,最终构建起“企业-产业-国家”多级供应链网络.1(三)内涵:数字技术支撑的供应链形态创新、运营能力提升和产业组
5、织变革.5二、主要国家战略布局.7(一)从政策引导走向应用落地推广,加快供应链数据流通共享.7(二)聚焦智能规划、数据可信流通和自动化,加大技术研发支持.7(三)开展关键产业供应链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风险应对水平.8(四)构建跨国供应链协同机制,打造跨国数字化供应链网络.10三、应用模式及发展趋势.12(一)制造企业和产业互联网企业共同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应用体系.12(二)企业层面:供应链管理价值追求走向效率、敏捷、韧性并重.13(三)产业层面:从以原料交易为核心的供应网络畅通向研产销全链条网络化协同演进,行业进展存在差异.19四、支撑技术产业布局及变革方向.22(一)产业布局:数字化服务商聚
6、焦技术创新强化应用支撑,制造企业和产业互联网企业重点构建新型供应链网络.22(二)产业竞合:各主体跨越边界持续创新,产业竞合节奏加快.33(三)产业生态:产业组织方式深刻调整,最终形成供应、生产、服务三重网络交织融合的发展生态.37五、我国数字化供应链发展意义、现状及建议.38(一)数字化供应链成为提高我国企业供应链韧性、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拉动平台经济的重要引擎.38(二)政策持续加码、应用加深拓宽、技术产业创新突破,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41(三)以技术联合攻关、大企业应用深度提升、中小企业应用普及和更全面监测预警打造,释放数字化供应链潜能.43 1 一、数字化供应链背景、发展脉络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