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园区综合金融服务创新-蓝皮书-I产业园区综合金融服务创新-蓝皮书-II编委编委乔郁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陈为未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田园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张帆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杜攀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刘蕊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陈婳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李洁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郝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蔡芸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刘杨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李鹏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陈晶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骆立云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刘伟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陈双莲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主编主编王飞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产业园区综合金融服务创新-蓝皮书-III目 录
2、一、产业园区概述.1(一)产业园区是各类产业资源聚集的特殊区位环境。.1(二)产业园区的级别、形态、运作方式等类型多样。.2(三)产业园区国家和地方层面支持政策频繁出台。.3(四)产业园区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6二、产业园区金融概述.7(一)商业银行发展产业园区金融的必要性。.71.服务国家战略,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72.满足客户需求,打造业务发展新的增长极。.8(二)商业银行发展产业园区金融的可行性。.91.政策支持保障力度持续加大。.92.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手段不断丰富。.12三、代表性产业园区调查研究分析.14(一)苏州地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14(二)北京地区中关
3、村壹号。.16产业园区综合金融服务创新-蓝皮书-IV(三)上海地区临港新片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18(四)深圳地区深圳湾科技园区。.20(五)西安地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22(六)济南地区齐鲁软件园。.24四、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和金融需求演变.26(一)从同类企业横向集中,逐渐走向产业链纵向集聚。.26(二)从以劳动、资源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技术、资本密集型新兴产业为主。.27(三)从土地开发思维,逐渐转向培育服务思维。.29(四)从重资产运营模式,逐渐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33(五)从生产型单一功能,逐渐转向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复合功能。.35五、商业银行产业园区金融
4、服务存在问题.37(一)分散化的营销模式效率低下,与政府主导方、园区运营方协同不足,未形成规模效应。.37(二)程式化的客户服务导致无法精准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园区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38(三)同质化的产品体系缺乏竞争力,传统债权思维逻辑下,以股权投资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尚存在短板。.39(四)常规化的机构和人员配置难以符合产业园区金融服务的时产业园区综合金融服务创新-蓝皮书-V效性、专业性、互动性要求。.40(五)封闭化的单一金融服务粘性较低,不具备以高层次中介服务向园区和园区企业导入外部资源的能力。.41六、商业银行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创新方向和策略.41(一)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初阶 1.0
5、 模式。.421.设立物理营业网点或其他常规性经营机构。.422.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一揽子基础性金融服务方案。.423.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与园区企业金融服务对接.43(二)产业园区金融服务进阶 2.0 模式。.441.推动加快数智化转型,搭建园区集成式金融服务平台。442.推动做好“三类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服务闭环.453.推动筹组产业基金群落,实现园区深度绑定赋能。.474.推动配置差异化机构人员,加快经营运作模式转变。.49(三)产业园区金融服务高阶 3.0 模式。.511.探索构建园区服务生态圈,整合嫁接外部资源。.512.探索完善园区跨区域协同,助推“引进来”“走出去
6、”.533.探索强化园区市场认知,拓长品牌辐射半径。.554.探索深耕园区细分领域,提升专业服务能级。.57产业园区综合金融服务创新-蓝皮书-1产业园区是区域或城市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空间载体,肩负着汇聚创新资源、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吸收,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态和运营模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从围绕同类企业横向集中转向锚定产业链上下游集聚,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科技创新引领,从单纯土地开发经营转向增值型孵化培育,从产城分离转向产城融合等等。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产业园区对于各类金融服务的合作模式诉求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