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行业行业报告报告行业专题研究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专题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专题 固态电池产业化前景可期固态电池产业化前景可期 行业变化:行业变化:固态电池产能与性能共同快速提升固态电池产能与性能共同快速提升 截至 23 年底,国内固态电池产能规划已接近 400GWh。2023 年,国内共有15 个固态电池项目扩产,投资总额超千亿元。2024 年 1 月 3 日,PowerCo公司公告与 QuantumScape 合作打造的固态电池能做到充放电 1000 次,电池容量剩余 95%。目前固态电池被认为是电池“终极形态”,市场前景广阔。性能优势:性能优势
2、: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优势明显优势明显 一是相比传统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 200-300Wh/kg,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能量密度更高,已达到 500Wh/kg;二是固态电解质热稳定性好、不易燃、不易爆,没有液体泄露的风险,且由于固态电解质化学活性较稳定,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因而在碰撞和挤压等情况下稳定性更高,起火概率不到传统锂电池二十分之一;三是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与稳定性。技术难点技术难点:固态电解质导致电导率低及固固态电解质导致电导率低及固-固界面稳定性差固界面稳定性差 固态电池由于采用固态电解质导致离子电导率低,使电池充放电速度较慢和容量衰减较快,且相较于固-液接触,
3、固-固界面接触性和稳定性更差。此外,高剪切模量无机固态电解质也不能完全阻止锂枝晶生长。目前我国及欧美日韩等国均加大研发投入,我们预计 24-25 年固态电池技术难点将得到突破,锂电池迎来整体续航能力与产品力的提升。经济性痛点经济性痛点:高科技电极高科技电极新材料新材料生产难度大且价格高昂生产难度大且价格高昂 目前固态电池部分原材料未实现量产,电池电极材料成本高,如采用石墨负极的硫化物固态电池材料成本最高,达到 137.9 美元/kWh,远高于传统锂电池 93.2 美元/kWh,且所需的电极材料均是高科技新材料,既需要科技进步降低生产难度,也需要时间由市场消化高昂的价格使其被广泛使用。但采用锂负
4、极可大幅降低固态电池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国内国内进展进展:产业化:产业化进程进程加速,固态电解质供应存在缺口加速,固态电解质供应存在缺口 半固态电池 23 年率先在国内落地并实现小批量装车,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全固态电池最早预计 25 年开始量产。国内固态电池产能规划已接近 400GWh,但固态电解质供应仍存在缺口。我们认为固态电池将由投资阶段转入生产阶段,固态电解质研发将加速落地,有望持续保持高景气度。国外国外进展进展:获政府支持整体领先布局:获政府支持整体领先布局 国外固态电池研发受政府支持获高补贴,整体布局领先,有望在 2030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其中日韩等采用硫化
5、物及氧化物路线,美国采用全路线布局,力争在 2030 年实现能量密度 500Wh/kg。发展趋势:发展趋势:原材料实现迭代升级原材料实现迭代升级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和应用将按“固态电解质新型负极新型正极”形式呈现梯次渗透。核心在于引入新材料体系:负极材料将从石墨向硅基负极、含锂负极,金属锂负极升级:正极材料从高镍三元,向高电压高镍三元、超高镍三元,再向尖晶石镍锰酸锂、层状富锂基等新型正极材料迭代升级。投资建议:关注固态电池电极材料机遇投资建议:关注固态电池电极材料机遇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优势,后续产业化有望加速发展。我们推荐格局占优、估值阶段性低位的电池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宁德
6、时代(3 300750.SZ00750.SZ)、亿纬锂能()、亿纬锂能(3 300014.SZ00014.SZ);受益于固态电池材料体系迭代升级的容百科技(容百科技(6 688005.SH88005.SH)、德方纳米()、德方纳米(3 300769.SZ00769.SZ)正极材料企业及璞泰璞泰来(来(6 603659.SH03659.SH)、杉杉股份()、杉杉股份(6 600884.SH00884.SH)负极材料企业。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技术研发推广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 2024 年 01 月 20 日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上次建议上次建议:强于大市 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