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力&储能电池及电气化行业深度报告 行业高景气持续,关注超级快充和大圆柱电池行业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行业报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2024 年 01 月 11 日 强于大市(维持)强于大市(维持)行情走势图行情走势图 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平安证券】行业深度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动力电池强势依旧,电池材料大有可为动力电池产业链全景图*强于大市 20230601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皮秀皮秀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7070004 PIXIU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涂有龙涂有龙 一般证券
2、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22090013 TUYOULONG 平安观点:动力动力&储能电池:内需储能电池:内需+出口助力需求抬升,供给端产能利用率低位运行。出口助力需求抬升,供给端产能利用率低位运行。动力电池需求动力电池需求:2023 年全球/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有望分别超过1443/930 万辆,同比增长 32.1%/35.1%;2024 年全球/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 1791.9/1160 万辆,同比增长 24.2%/24.7%;受中高端电动车加速放量和国家购置税政策紧缩影响,2024 年纯电/插混乘用车单车带电量同比+4.2/+3.8kWh,纯电三元/纯电铁锂/插混三元/插混铁
3、锂单车带电量分别增至 75.5/52.7/36.9/24.2kWh;2023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有望超385.5GWh,铁锂占比接近七成;动力电池出口持续高增,2023 年出口量超 120GWh,预计 2024 年出口量超 181GWh,同比增长 50%左右;国内电车持续高景气叠加动电出口持续高增,预计 2024 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 825GWh。储能电池需求储能电池需求:大储电池保持高增速,户储电池及工商业储能电池增速放缓;2023-2024 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达到180/247.8GWh,同比+38.5%/37.7%。供给方面供给方面,2023 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库存系数保持相
4、对稳定;2024 年国内动力&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持续低位运行,尾部企业加速出清;宁德时代、比亚迪保持全球龙一龙二地位;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二线厂商装机量增速显著。电池材料:电池材料:2024 年产能利用率普遍回暖,看好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需年产能利用率普遍回暖,看好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需求端求端,2024 年除了三元正极材料增速只有 24.3%,其余锂电材料整体需求实现 32%+增速,其中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增速最快,达到 36.7%。供给供给端端,2024 年磷酸铁锂材料、三元正极材料、电解液、湿法隔膜产能利用率有望回暖,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持续下行,预计四大材料价格整体呈下行趋稳势态。竞争格局竞
5、争格局方面,湖南裕能份额持续提升,二线铁锂材料企业竞争加剧;三元材料企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行业集中度提升;负极材料企业竞争加剧,加速尾部产能出清;硅基负极需求静待放量,包覆材料需求提升;电解液新进入者加速扩产,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尾部产能加速出清;湿法隔膜行业竞争加剧,新进入者加速隔膜产能布局。技术端:高压快充和技术端:高压快充和 46 系大圆柱加速落地,开辟新增长空间。系大圆柱加速落地,开辟新增长空间。为解决电动车补能速度慢的痛点,800V高电压平台+高倍率动力电池驱动电车进入4C+快充时代。800V高压快充技术升级包括快充电池、车载高功率器件、800V 高压充电桩三条主线。快充电池主要提升负
6、极材料、电解液性能及电池包热管理;车载高功率器件发展将带动碳化硅应用、元器件升级;高压快充驱动充电桩向高功率、液冷散热等方向发展。46 系大圆柱产能布局加速,24 年有望加速出货,利好高镍三元正极和硅基负极。液冷超充站、超充电池、大圆柱电池、LIFSI、车用碳化硅功能器件、硅基负极等在 2024证券研究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深度报告 2/35 年市场规模初创新高。在增长可持续性方面,超充电池、车用碳化硅功率器件、大圆柱电池、硅基负极 2024-2027 年CAGR分别为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