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IC CT T 行业绿色低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报告报告(2 202023 3 年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 2023年12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报告本报告版权属于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应注明注明“来源: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本院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前 言言 数字技术对碳中和具有重要赋能作用,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
2、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算力需求的增加导致 ICT 行业电力需求和碳排放持续增长。“双碳”目标下,我国大力推进 ICT 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在顶层设计、节能技术应用、能效提升、电子废弃物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推进产业节能减排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报告总结了我国ICT 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历程和国际ICT行业低碳发展的经验启示,从 ICT 行业自身的绿色低碳发展和 ICT 行业赋能碳减排两大维度系统梳理了行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十大态势”,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分析我国 ICT 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态势。其次,本报告着眼于企业角度,从碳排放侧和碳管理侧提出了 ICT 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两侧六大”发展路径,涵盖了生产
3、制造、运营管理等各环节、全链条,在 ICT 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谋划上结合“双碳”目标作出了有益探索。最后,基于态势分析和路径研究,从顶层设计、要素支撑、能源利用、行业联动、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规划等提供参考借鉴。本研究有助于ICT行业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将绿色低碳发展贯穿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中,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目目 录录 一、ICT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一)ICT技术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支撑.1(二)ICT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历程由浅至深.2(三)ICT行业能耗和碳排放挑战不容忽视.4 二、
4、国际ICT行业低碳发展提供经验借鉴.5(一)欧盟:注重战略引领.5(二)美国:加强标准引导.6(三)日本:强调废物回用.6(四)新加坡:重视绿色数据中心.7(五)国际实践经验启示.8 三、ICT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态势积极向好.8(一)顶层设计持续完善,指明行业发展方向.8(二)节能降碳行动多样,综合能耗不断降低.12(三)能源使用不断清洁,碳排结构存在差异.13(四)节能技术应用广泛,有效支撑绿色算力.15(五)电子废物齐抓共管,低碳效益日渐凸显.16(六)企业意识不断增强,自主开展低碳行动.18 四、ICT行业赋能碳减排的成效日益增强.19(一)政策层面重点部署,全面推进数字赋能.19(二)赋
5、能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场景丰富多样.21(三)试点示范持续加强,助推技术应用落地.23(四)赋能方法探索构建,深化行业融合创新.24 五、ICT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仍需持续发力.25(一)碳排放侧:加强清洁电力使用,提高运维绿色水平.25(二)碳排放侧:加强低碳技术应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26(三)碳排放侧: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推动循环经济水平.27(四)碳管理侧:加强企业战略规划,构筑产业绿色生态.28(五)碳管理侧:加强企业信息披露,注重低碳人才培养.29 (六)碳管理侧:加强管碳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低碳评价.30 六、政策建议.33(一)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政策引导.33(二)提升低碳发展要素支撑能级
6、.34(三)促进产业绿色能源高效利用.35(四)提升产业多方赋能联动能力.36(五)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37 图图 目目 录录 图1 ICT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历程.3 图2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子体系.11 图3 我国ICT制造业能源使用结构.14 图4 中国电子废物管理制度框架.17 图5 碳足迹与碳手印示意图.25 图6 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图.29 图7 环境信息披露框架.30 图8 企业碳管理体系框架.31 图9 ICT产品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32 图10 ICT企业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32 图11 ICT行业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33 表表 目目 录录 表 1 ICT 行业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