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市公司 公司研究/公司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电子 2023 年 12 月 27 日 凯盛科技(600552)被忽视的国产替代,UTG 和新材料是未来重要看点报告原因:首次覆盖 增持(首次评级)投资要点:凯盛科技是中建材旗下显示与应用材料上市平台。公司于 2000 年成立,以浮法玻璃和 ITO导电膜玻璃起家,后续经过三个发展阶段:1)股权变更,以旧换新,切入新材料赛道;2)收购整合,进军新型显示领域;3)持续收购整合,深化主业发展,逐步形成如今的“显示+应用材料”双主业模式,并且是其控股股东凯盛科技集团“3+1”战略中的“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重要的研发、制造平台。国内领先掌握全套国产化 UTG
2、生产工艺技术的供应商。在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和渗透率抬升+UTG 盖板替代率提升双重驱动力叠加的作用下,UTG 市场前景广阔,预计 2025 年我国 UTG 市场空间有望超过 14 亿元,是 2022 年市场空间的 7 倍。凯盛科技成功自主研发30 微米超薄柔性玻璃并持续深入,实现“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全国产化UTG 产业链覆盖,是国内少有掌握全套国产化 UTG 生产工艺技术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UTG 玻璃市场放量。新材料业务在“小而美”的市场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公司广泛布局小而美的新材料细分市场,主要包括硅系列(高纯合成石英砂+球形石英粉)、锆系列(电熔氧化锆+硅酸锆+稳定锆)、钛系
3、列(纳米钛酸钡)以及其他新材料(稀土抛光粉+空心玻璃微珠)。我们认为虽然公司布局的细分市场较多,但存在共性:1)公司进入的大部分新材料细分领域的国内市场格局在布局初期都存在“市场被海外进口产品或体量较小的企业占据”的特点;2)新材料下游均存在景气度较高的应用场景,材料本身存在充足的市场需求;3)公司通过自研技术突破或收并购进入市场后,依靠上市公司的资金实力完成扩产,进而实现国产替代。盈利预测与投资分析意见: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1.35、2.29、3.51 亿元,EPS 分别为 0.14、0.24、0.37。经测算,2024 年可比公司平均 PEG 为 0.85。我们
4、认为,公司不同于传统显示材料企业或某一领域领先的新材料企业,显示材料领域,公司掌握全套国产化 UTG 生产工艺技术,UTG 产业链利润呈现典型的“微笑曲线”,国内大部分企业处在中间利润率较低的 UTG 减薄成型环节,凯盛科技的一体化生产优势将为公司带来更丰厚的利润;新材料领域,公司专注于布局高毛利、高净利、未来应用市场广泛的“小而美”新材料,并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优势完成扩产,进而实现国产替代。2024 年公司 PEG 为 0.77,可比公司平均 PEG 为 0.85,2024 年给予公司行业平均水平,2024 年公司具有 10.4%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大
5、幅增长风险;专利技术侵权风险;高新科技行业增速不及预期。市场数据:2023 年 12 月 27 日 收盘价(元)13.15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14.47/9.2 市净率 3.1 息率(分红/股价)0.38 流通 A 股市值(百万元)11775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2914.61/9191.74 注:“息率”以最近一年已公布分红计算 基础数据:2023 年 09 月 30 日 每股净资产(元)4.31 资产负债率%57.52 总股本/流通 A 股(百万)945/895 流通 B 股/H 股(百万)-/-一年内股价与大盘对比走势:相关研究 证券分析师 任杰 A0230522070003 宋涛
6、A0230516070001 杨海晏 A0230518070003 袁航 A0230521100002 联系人 任杰(8621)23297818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2022 23Q1-Q3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623 4,350 5,122 6,221 7,456 同比增长率(%)-31.510.8 10.8 21.5 19.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096 135 229 351 同比增长率(%)-34.8-29.0-4.170.5 52.8 每股收益(元/股)0.150.100.140.24 0.37 毛利率(%)17.1 12.7 15.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