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 前言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及社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互联网给公众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开始被不法分子利用。他们利用通信技术和移动支付,在低成本、高效益的巨大诱惑下,不断翻新手法、迭代技术、细化分工,更加隐蔽化和智能化地实施诈骗犯罪。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打不尽,犯罪数量依旧处于高位,严重影响公众的财产安全和互联网生态的清朗环境,甚至破坏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危害性极大。面对总体高发的诈骗态势,公安、检察机关始终以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己任,协同配合,不断更新理念、 创新打法, 严厉打击和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
2、, 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蔓延势头,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以腾讯公司为代表的互联网运营者,始终致力于以实际行动保护网络生态安全、维护网络环境清朗,依法履行平台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多措并举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起以信息技术和用户举报数据为基础,优化产品安全策略为主导,警企合作打击犯罪为保障,安全教育普法宣导为辅助的综合防治体系,不断探索综合防治的最佳路径和中国样本。本报告将通过真实数据和案例,直观展示 2019 年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客观分析犯罪高发深层原因,结合公安、检察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成效,着眼于互联网平台综合防治体系运行成果,积极思考更加科学有效的解
3、决方案。PREFACE052321272833171418151921091011目录393846电信网络诈骗总体概况 2019 年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分析 前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刑事打击成果公安、检察机关专项打击及治理工作典型案例展示第一章第二章 公安、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及成效(一)社会环境因素(二)上游、源头黑产因素(三)技术因素(四)被害人因素(五)刑事打击困难(一)交易型诈骗最为高发,纯获利类诈骗日渐淡出(二)90 后被骗概率高,中老年人被骗金额高(三)广撒网骗财骗信息,全面榨取被害人价值(四)交友骗入“杀猪盘”,多种黑产相互勾连(五)群聊群控做迷局,新型技术成诈骗工具
4、(六)跨平台诈骗日益增加,多平台成引流入口(七)转发分享需谨慎,裂变式传播害己害人一一二三二三电信网络诈骗的七大特征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原因CONTENTS797366676859766777676859847678696685868688第三章第四章建立火眼反诈骗系统,筑牢底层安全保护腾讯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护及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技术策略,加固安全防护屏障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完善法律规制方案,加大源头黑产治理多行业多领域协同,加深合作优化实效呼吁用户积极参与,加入“反诈行动派” 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综合防治实效的建议结 语一一二三四五二三四五(一)运营公众号线上宣传矩阵(二)开展“守护
5、者计划”公益行动(三)针对垂直人群精耕细作(四)发布“微反诈”小程序创建警企联合实验室,发挥大数据防控治理效能(一)统筹内部资源,专业支持打击实践(二)构建研究平台,解决法律适用难题(一)布局欺诈举报多平台入口(二)建立严谨的欺诈举报闭环体系(一)微信反欺诈解决方案火眼反诈骗系统(二)专项治理典型及高发欺诈类型(三)微信欺诈治理打击成果深耕用户举报受理,拓宽全民共治的网络途径协助支持刑事案件打击,强化法律规范治理作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全民防骗意识2019 年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分析第一章 05第一章 2019 年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分析第一章 2019 年上半年电信网络诈骗现状分析近年
6、来,随着通讯和网络的发展、普及,电信网络诈骗日益成为威胁公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上诈骗及其黑产链条中密切相关的个人信息泄露、账号密码被盗等,是近两年公众在上网过程中最常遭遇的安全事件。随着刑事打击和普法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但总体而言,仍是威胁公众上网安全的首要问题,形势严峻。(数据来源: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数据来源:腾讯 110)一、电信网络诈骗总体概况网民遭遇安全事件类别通过对2019年上半年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的举报情况进行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