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本白皮书版权属于版权属于分布式存储产业方阵分布式存储产业方阵,并受法律保,并受法律保护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点的,应注明注明“来源:来源:分布式存储产业方阵”分布式存储产业方阵”。违反上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声明者,本方阵方阵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牵头编制单位:牵头编制单位:分布式存储产业方阵 主要参与编制单位:主要参与编制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戴尔(中国)有限公司、联想凌拓科技有限
2、公司、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辰天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安超云软件有限公司、深圳市杉岩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华瑞指数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焱融科技有限公司、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泛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道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极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霄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组成员:主要编制组成员:栗 蔚、陈屹力、马 飞、闫 丹、焦 辉、毛馨纬、王旭东、丁江波
3、、张 震、刘德华、孙建国、沈玉良、张天洁、张玉君、张委、杨利锋、吕磊、何营、刘飞龙、过晓春、陈学伟、孙翠锋、刘翰超、陈侃、舒坦、隋成龙、张文涛、汤杰皓、朱敏健、程少锋、许 刚、王丽华、成思敏、殷康龙、胡晓宇 前前 言言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数据已经变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每一次网络互动、每一笔交易、每一帧画面,背后都隐藏着海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已变得不可或缺。存储是数据的载体,分布式存储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形态,已经成为大数据、AI 等数据智能技术深化发展的重要基石,正持续地为各行各业提供着稳固、高效、可靠的数据支撑。中国分布式存储市场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
4、,尤其在中东部区域和关键行业中,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存储市场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AI 大模型、大数据湖仓一体、数字化病理、量化交易、数据网络等新兴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地扩展,为分布式存储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分布式存储产业方阵积极响应产业需求,联合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分布式存储的技术标准研制、生态体系建设、应用推广等工作,在 2022 年白皮书基础上,围绕新的应用场景、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分布式存储产业全景,支撑政府、金融、教育、制造等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产业健康发展。希望通过这本白皮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分布式存储的价值和未来,同时也为相关行业和研究者提供有
5、价值的参考和启示。目目 录录 版权声明.1 一、数据智能,引领分布式存储创新发展.1(一)大模型快速崛起,开启海量数据应用新时代.1(二)算力发展需要互联互通,加速数据流动需求.2 二、产业解析,纵观分布式存储产业进展.4(一)步入稳定增长阶段,筑稳非结构化数据底座.4(二)供需应用更加多元,上下游生态合作更加紧密.7(三)介质协议加速升级,全闪与融合形态快速发展.10 三、场景解读,指引分布式存储新兴应用.12(一)AI 大模型.12(二)大数据湖仓一体.15(三)数字化病理.18(四)生物信息分析.21(五)量化交易.23(六)边缘计算.25(七)数据网络.28 四、技术透视,展望分布式存
6、储发展趋势.31(一)架构方面,向融合负载、更高密度、更快网络发展.31(二)功能方面,向场景化无损压缩、多活容灾发展.34(三)硬件方面,向全闪存化、高效节能发展.36(四)生态方面,向云存开放对接、存储直通发展.38 五、共建共赢,推进分布式存储生态发展.42 图图 目目 录录 图 1 20192022 年分布式存储市场规模.4 图 2 2022 年中国各省市新增分布式存储容量.5 图 3 分布式存储垂直行业增长表现.6 图 4 分布式存储典型应用场景.7 图 5 分布式存储产业生态图景.9 图 6 分布式存储在 AI 大模型场景应用.13 图 7 大数据进入湖仓一体新阶段.15 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