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Info 行业研究/机械工业/航空航天与国防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3 年 11 月 30 日 Table_InvestInfo 投资评级 优于大市优于大市 维持维持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Table_QuoteInfo-11.79%-7.35%-2.92%1.51%5.94%10.37%2022/122023/32023/62023/9航空航天与国防海通综指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Table_AuthorInfo 分析师:张恒晅 Email: 证书:S0850517110002 联系人:胡舜杰 Tel:(0
2、21)23155626 Email: 联系人:刘砚菲 Tel:(021)23185612 Email: 联系人:李雨泉 Email: 商业航天运力篇:抢滩登陆前夕,谁将夺商业航天运力篇:抢滩登陆前夕,谁将夺“甲”,打开星辰大海“甲”,打开星辰大海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低轨卫星打开商业航天市场空间,火箭发射端作为运力保证是打开星辰大海的低轨卫星打开商业航天市场空间,火箭发射端作为运力保证是打开星辰大海的“钥匙”。“钥匙”。美国卫星产业协会卫星产业状况报告的数据显示,全球商业采购卫星发射服务业收入自 2019 年来稳步上升,在 2022 年达到约 70 亿美元,相比 2
3、021 年上涨约 23%,发射服务业收入增长主要源于低轨互联网星座发射数量的增长。国内运载火箭发射技术在逐渐突破,但火箭运载能力相对薄弱。2021年,SpaceX 猎鹰九号运载火箭创下了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高的世界纪录143颗,而截止 2022 年 2 月 27 日我国的最高纪录为 1 箭 22 星,由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完成。以卫星规模 12000 颗、单星质量 200kg、轨道高度 700km、组网周期 7 年的星座为例,平均每年对火箭运力的需求将达到 343t/700km。西安航天信息研究院吴智慧等在火箭运载需求空间巨大,商业航天市场前景可期表示,2021 年间我国卫星发射火箭的总运力约
4、140.4t/700km,不及未来所需运力的 1/2。提升火箭发射运力势在必行。我国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奋起直追,多项能力实现突破。我国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奋起直追,多项能力实现突破。蓝箭航天首创了多项先进技术,突破了众多技术壁垒,液体推进剂等多方面技术难题。星际荣耀“双曲线”系列正在攻关中大型液氧甲烷发动机重复使用难题。星河动力在近 4 年里九胜一负,做到了小型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的高密度发射。天兵科技首次采用 3D 打印高压补燃发动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8 年双曲线一号在国家发射场首次发射,22 年我国力箭一号固体大运载能力火箭发射,捷龙三号实现海上冷发射到海上热发射的跨越,到 23
5、年朱雀二号实现全球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发射,谷神星一号首次成功开展海上发射任务。液体火箭更具备大批量发射优势,液氧甲烷路线有望弯道超车。液体火箭更具备大批量发射优势,液氧甲烷路线有望弯道超车。液体火箭具有比冲高、推力可调、可多次启动等优点,采用低温推进剂是发动机重复使用前提。目前 spacex 正大力推进星舰的研发发射工作,23 年 4 月,星舰首飞使用“猛禽”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液氧作为氧化剂、甲烷作为燃烧剂,液氧煤油积碳严重,液氧液氢条件苛刻,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兴起使得双低温、积碳少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得到极大的重视,液氧甲烷管理上也有较大发展潜力。18年至 23 年,蓝箭航天从试车到发射,
6、从“朱雀一号”到“朱雀二号”,从固体到液体,现已成功发射全球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2023 年 7 月 12 日,“朱雀二号”遥二火箭发射成功,成为全球首款发射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标志着“朱雀二号”成为我国民商航天首款正式进入量产和商用的液体火箭。我国正积极申请星座抢滩登陆,降本和商业化先手企业有望收益。我国正积极申请星座抢滩登陆,降本和商业化先手企业有望收益。SpaceX 计划 2024 年前在太空搭建由约 1.2 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终提供互联网服务,后续准备再增加 3 万颗,使卫星总量达到约 4.2 万颗。中国已经正式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报了以“GW”为代号的低轨卫星星座。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