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eneralharbor-www.harbor-目录引言一、背景二、指标体系三、评估对象四、评估结论五、讨论后记感谢发布机构与作者联合发布机构124561721222323引言12016年我曾到访葡萄牙萨格里什(Sagres)的圣文森特角,那是欧洲大陆最西南端。15世纪初,欧洲人对贸易的渴望,驱使他们从这里坚定地驶向大洋,拉开大航海时代序幕。来自中国的郑和也已远航至阿拉伯半岛和东非。彼时亚洲版图相对稳定且繁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帖木儿帝国(包括之后的莫卧儿帝国)分别占据安纳托利亚高原、两河流域到印度德里的广大土地。明朝广州也有大量来自占城(今越南)、暹罗(今泰国)、满刺加(今马来西亚)和苏门
2、答腊(今印尼)的东南亚商人。亚洲曾如此繁荣,若这些亚洲国家进一步开放,走向文明高峰的是否是亚洲而不是欧洲?如今,全球地缘政治大变局,亚洲又处在十字路口。我们构建了以区域融合为导向的智慧城市评估体系,系统评价了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主要城市的发展水平。我们通过展示智慧城市全景图,为亚洲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指引,推动区域协同治理以及贸易和人文交流。我们更希望亚洲的繁荣得以复兴,重新成为推动全球文明发展与维护和平的力量。陈溪博士 港湾海外创始人 2022年5月于广州南沙2智慧城市融合了以人为本的通信和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并将城市带入现代文明。广义概念的智慧城市不仅包括数字基础设施,还包括轨道交通网、能源互联网、
3、公共卫生网等传统基础设施,以及数字治理、数据要素市场、国际规则或共识制度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相互支撑,依靠制度基础设施予以激活。根据广义概念,我们编制了“以区域融合为导向、面向发展中经济体的智慧城市评估”报告,引导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智慧城市发展策略,推动跨区域经济或安全体系融合。这种思路有如下优势:(1)与国家之间的合作相比,城市或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将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2)多边经济体的城市群在边缘地带、大陆腹地或岛屿群展开合作,将建成比地理纵深更广大的数字纵深区域(digital in-depth area)。这将改变亚洲智慧城市建设任务优先级,实现数字、传统和制度基础设施的
4、融合;(3)建立“规建运”管控体系,将降低因当地政局变化而导致项目烂尾发生的风险。(4)跨区域人文交流将建立文化共识。背景延续近半个世纪的超级全球化1已经结束,全球化将以新方式重组。从地中海到太平洋,各经济体积极寻求经济或安全共同体整合方案,以应对地缘政治变化、全球经济下行以及科技革命缺位的新变局。2022年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进程,并给全球带来两个确定性的地缘政治变化:(1)加速区域化。大一统的全球市场受阻下,区域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性逐步凸显,例如印太经济框架(IFEF)、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2)加速集团化。相较于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已经展示了更多吸引力,例如
5、北约亚洲化、澳英美联盟(AUKUS)、四方安全对话、五眼联盟。很快也会看到与中国相关的全球组织扩容,例如金砖国家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上合组织。这种背景下,各国专家拿出诸多理论建议以适应全球化重塑的进程,其中城市化和智慧城市发展是核心议题。但是,全球(包括中国)亟需更具实践性的策略予以应对。而且,为了避免孤岛化发展,需要将各类策略予以系统性整合。1超级全球化(Super-globalization,或Hyper-globalization)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并可能结束于21世纪20年代。它指的是全球政治、经济(包括贸易、金融、供应链等)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它的反对者批评它恶化了社会不公
6、平和自然环境,也让国家放弃了政治和经济主权。3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且以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特征的超级全球化受阻(不是消亡),经济体系与安全体系面临重组,进而重塑全球化(包括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这一进程将受多种力量的影响。数字基础设施是第一支重塑全球化的力量,但由于革命性技术缺位,短期内它不会扮演更大角色。例如,当前车路协同系统(包括5G通信、自动驾驶和路网技术)和新能源体系(包括氢能、风能、太阳能和储能技术)还不能有效支撑跨区域城市体系。此外,由于星地信号融合、天线技术和新网络结构等许多尚未解决的挑战,6G通信网络预计到2028-2030年才会规模商用。届时,通信和算力、交通和能源革命将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