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19)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19 年年 3 月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编写组名单 组组 长长:顾学明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首席专家、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 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 成成 员员:崔卫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所所长、研究员、博士 张 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所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 叶 欣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所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博士 杨 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田 原 商务部
2、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所副研究员、博士后 褚 晓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所助理研究员、硕士 张 滔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所助理研究员、硕士 刘炜珊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所实习研究员、硕士 叶家豪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产业所实习研究员、硕士 I 序 言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开放步入新阶段、发展走向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作出建设自贸试验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18 年,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之
3、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深入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加强统筹谋划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从 2013 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到 2015 年沿海 4 个自贸试验区的共同推进、2017年 7 个自贸试验区的落地,再到 2018 年海南全岛自贸试验区设立,我国自贸试验区经历了由点到线再扩展到面的发展,逐步形成由南到北、由东至西的“1+3+7+1”自贸试验区发展格局1。五年来,
4、自贸试验区试点布局不断完善,试点任务不断深化、试点内容不断拓展,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释放改革开放红利的试验田作用加快凸显。总体来看,各自贸试验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攻坚克难,先行先试,工作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总体上实现了初衷。截至 2018 年底,11 个自贸试验区(不包括海南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 61 万家,其中外资企业 3.4万家,对企业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二的面积,吸收了 12%的外资、创造了 12%的进出口,在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
5、商环境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不懈动力。五年来,自贸试验区各项试验任务落实良好。总体来看,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方案试验任务完成情况最好,完成率达到 98.99%。广东、天津、福建等第二批 3 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已基本完成,任务完成率均超过了 90%;第二批自贸试验区 2.0 版深化方案已全面推开。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试验任务全面启动,目前正在扎实推进,截至 2018 年底,完成率总体超过了 70%,其中辽宁自贸试验区完成率超过 90%。五年来,自贸试验区有效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自贸试验区成为政府管理理念转变的践行者。自贸试验区通过深化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助力政府
6、管理理念由注重事先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由分散化管理向整体集成化管理转变、由政府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企业转变、由行政指令思维向法治治理思维转变。二是自贸试验区成为政府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载体。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内容,自运行以来,自贸试验 1 2018 年 9 月 24 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于 10 月 16 日公开发布,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已形成“1+3+7+1”的发展格局,但因本报告是五年综合评估,海南自贸试验区刚刚起步,未纳入本次评估范围。区在政府管理方式、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