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慧博智能投研 目录目录 一、行业概况.1 二、产业现状.5 三、驱动因素.7 四、产业链分析.9 五、竞争格局.12 六、相关上市公司.14 七、发展趋势.18 一、行业概况一、行业概况 1、交换机定义及分类、交换机定义及分类定义:交换机(定义:交换机(Switch)意为)意为“开关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从广义上来分析,在通信系统里对于信息交换功能实现的设备,就是交换机。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
2、、光纤交换机等。交换式集线器又称为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表明此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或直接简称为交换机交换式集线器又称为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表明此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或直接简称为交换机。交换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的统称。按照按照 OSI 划分:划分:二层交换机:基于 MAC 地址工作的第二层交换机最为普遍,用于网络接入层和汇聚层。三层交换机:基于 P 地址和协议进行交换的第三层交换机应用于网络的核心层,也少量应用于汇聚层。部分第三层交换机也同时具有第四层交换功能,可以根据数据帧的协议端口信息进行
3、目标端口判断。四层交换机:它是一种功能,它决定传输不仅仅依据 MAC 地址(第二层网桥)或源/目标 P 地址(第三层路由),而且依据 TCP/UDP(第四层)应用端口号。第四层交换功能就像是虚 IP,指向物理服务器。它所传输的业务服从各种各样的协议,有 HTTP、FTP、NFS、Telnet 或其他协议。这些业务在物理服务器基础上,需要复杂的载量平衡算法。四层以上交换机:第四层以上的交换机称之为应用型交换机,主要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按照网络层次划分:按照网络层次划分:接入层交换机:一般是固定配置的交换机,端口密度较大,具有较高的接入能力,以 10/100M 端口为主,以固定端口或扩展槽方式提供
4、 1000Mbps 的上联端口。核心层交换机:一般采用机箱式模块化设计,机箱中可承载管理模块、光端口模块、高速电口模块、电源等,具有很高的背板容量;汇聚层交换机:可以是机箱式模块化交换机,也可以是固定配置的交换机,具有较高的接入能力和带宽,一般会包含光端口、高速电口等端口;按照应用区域划分:按照应用区域划分:广域的交换机: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应用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局域网交换机: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 PC 机及网络打印机
5、等。2、交换机行业发展历程、交换机行业发展历程 0XzXyXcXfWmUtPmQ9PcM7NpNnNmOsRkPnMoPeRoOoQ6MrQrQxNqQzQuOmRsN 自 1989 年第一台交换机面世至今,交换机已更新至第四代,转发性能、端口速率、交换容量都实现大幅度提升,交换机技术仍在不断迭代当中。第一代:集线器第一代:集线器:集线器是交换机的前身,集线器工作于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的第一层,即“物理层”,主要功能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由于集线器收到报文会向所有端口转发,同时只能传输一个数据帧,通过集线器相连
6、的所有主机处于同一个冲突域中,因此,当有多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报文时,大量的冲突将导致性能显著下降,以集线器为核心构建的网络是共享式以太网的典型代表。第第二代:二层交换机二代:二层交换机:交换机是在多端口网桥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89 年第一台以太网交换机诞生,最初的交换机完全符合 OSI 定义的层次模型,即工作于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因而称为“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识别数据帧中的 MAC(媒体存取控制)地址信息,主要根据 MAC 地址选择转发端口,算法相对简单,便于 ASIC(专用集成电路)实现,因此转发性能高,使得以太网从共享式升级为交换式,有效提高小型局域网性能。第三代:三层交换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