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1001本报告版权为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复旦DMG)所有,如需引用本报告内容,请参照以下规范: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报告城市(2023年度)R/OL.(2023-11-01)引用日期,格式为YYYY-MM-DD.http:/ 数林概貌 数林指数 数林标杆 数林亮叶 评估方法附录 004001011017026031041目录002引言001引言2020201720182019“中国开放数林指数”是我国首个专注于评估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水平的专业指数,由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制作出品。自 2017 年首次发布以来,“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定期对我国各
2、地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精心测量各地的“开放数木”,助推我国公共数据的流通与价值释放。2023 年起,开放数林指数将年度报告的名称从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改为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报告,以体现从“政府数据开放”迈向“公共数据开放”的方向,以及指数对公共数据从流通、到利用、到价值释放全过程的关注。开放数林指数将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城市,都作为一个“空间”和“聚落”,而不仅仅是一个 层级 来进行评测,并发布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报告城市(以下简称报告)。20212022002数林愿景2023开放数据,蔚然成林,“开放数林”意喻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生态体系,我们期待:开放数林
3、是繁盛多姿的,各种“数木”都能竞相并生、枝杈相连、根系相通;开放数林是生生不息的,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变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开放数林更是包容温暖的,既能让林子里的各种“生物”共享数林的美好,又能遮阳挡雨,不让他们被数据“灼伤”或“淋湿”。最终,一棵棵地方开放“数木”能够成长为一片繁盛多样、持续生长、包容宜人的中国“开放数林”。003数林概貌004数林概貌一、数林概貌 图 1 历年地级及以上数据开放平台数量增长情况截至 2023 年 8 月,我国已有 226 个省级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其中省级平台 22 个(不含直辖市和港澳台),城市平台 204个(含直辖市、副省级与地级行政区)。与
4、 2022 年下半年相比,新增 18个地方平台,其中包含1个省级平台和17个城市平台,平台总数增长约9%。自 2017 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量持续增长,从 2017 年报告首次发布时的 20 个到 2023 下半年的 226 个,如图 1 所示。目前,我国 337 个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与地级行政区)中,60.53%已上线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自 2012 年上海市和北京市等地率先上线数据开放平台以来,城市平台数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达到 204 个,如图 2 所示。各城市平台上线时间如表 1 所示。005 数林概貌 图 2 历年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与地级行政区)平台上线情况 表
5、 1 城市数据开放平台上线时间一览表(按拼音首字母排序)006 数林概貌 图 3 城市平台上线时间的地理空间分布截至 2023 年 8 月,全国各地上线的城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地区分布如图 3 所示,颜色越深,代表平台上线时间越早。目前,所有直辖市,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湖北省、江苏省、江西省、山东省、四川省与浙江省共 10 个省域所有下辖城市都已上线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形成我国最为密集的城市“开放数林”。同时,安徽省内的绝大多数城市也已上线了开放平台。然而,陕西省、青海省内的所有城市以及海南省、河南省、吉林省、辽宁省和云南省内的绝大多数城市尚未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007数
6、林概貌 图 4 2017-2023 年城市平台分布自中国开放数林指数 2017 年首次发布以来的七年中,全国各地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已蔚然成林。图 4 为 2017 年到 2023 年,地级以上城市(含直辖市)数据开放平台区域分布的变化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试点,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当前,部分地方已在积极探索授权运营工作,截至 2023 年 9 月,各城市已正式出台的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的法规政策如表 2 所示,发布的相关征求意见稿如表 3 所示。008数林概貌 表 3 城市公共数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