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迈向智能世界白皮书2023智领睿变,共建数智金融未来数字金融执行摘要 01趋势一 新兴客群加速交互模式改变,从数字联接到智能情感交互031.1 数据智能 061.1.1 金融机构自建 AI 训练环境061.1.2 面向 AI 的基础设施架构 071.2 保障实时交互业务质量 111.2.1 建设 IPV6+广域网 111.2.2 打造高品质万兆园区网络 121.2.3 构建极简分支网点网络 14趋势二 全球央行推动数字货币变革,数字支付重回银行系统 162.1 确保实时交易稳定低时延 182.1.1 稳定低时延 182.1.2 故障平滑切换 192.1.3 全域监控分析 212.2 E2E
2、系统可信和数据加密 21趋势三 平台经济激活小微,AI助力破解融资难题 233.1 开放 API,使能业务创新 253.2 云管边端协同 AI 推理 26趋势四 新型交易欺诈和智能化网络攻击,增大资金安全风险 284.1 建设实时风控系统 304.2 加强业务安全管理 314.2.1 金融安全管理综述 314.2.2 网络周界安全 32目录4.2.3 零信任防护 334.2.4 数据中心防勒索 354.3 主动监管合规 374.3.1 归档基础设施 374.3.2 合规认证 38趋势五 IT转型加速和规模增长,驱动系统化构建业务韧性 415.1 金融应用现代化 435.1.1 基础设施现代化
3、445.1.2 架构设计现代化 455.1.3 共享平台现代化 455.1.4 开发治理现代化 465.2 快速构建数字银行核心 475.3 加强基础设施韧性 495.3.1 金融灾备概述 495.3.2 灾备技术方案 51趋势六 银行资产规模增幅放缓,向精细化运营转移 556.1 构建混合多云框架 576.2 选择适合的硬件架构 586.3 采用数据缩减技术 606.4 采用自动化运维工具 606.4.1 AI助力IT自动化运维 606.4.2 采用开源管理工具,鼓励技术竞争 61总结 637.1 筑牢基础设施韧性,打造MEGA基础设施 647.2 金融基础设施目标架构 65迈向智能世界执行
4、摘要执行摘要全球金融机构处于全新的不确定性时代,无论是进出口衰退、战争、新地缘政治影响,还是后疫情效应、地产暴雷、经济疲软、息差减少、经营环境动态变化等,均要求银行具备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可迅速调整产品和服务方向,以应对最新的变化。同时,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进程仍在不断深化,生成式AI已真正嵌入到金融的业务流程,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应用为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面向未来,金融行业有如下发展趋势和挑战:趋势1 新兴客群加速交互模式改变,从数字联接到智能情感交互95后数字原住民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金融交互模式需要适应客群的变化。2023年ChatGPT的爆发,将人工智能推向了前台。领先银行已经开始使用
5、AI客服机器人助手、网点机器人助手,通过语气和微表情进行客户情绪辨识,并通过AI助手的提示和帮助对客户进行情感关怀。趋势2 全球央行推动数字货币变革,数字支付重回银行系统数字货币越加成熟,全球已经有7个国家正式发行了数字货币,中国也进行了大规模多批次的试点。数字货币将使支付重归银行系统。银行需要提前为数字货币交易和智能监管系统作好准备,以应对海量的加密交易。趋势3 平台经济激活小微,AI助力破解融资难题场景金融和小微金融在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2)中高居前两位。但数字化水平偏低,场景接入困难。动产融资的物理和权属可信难解决,导致小微企业难以获得急需的金融服务。构建场景
6、生态,采用开放银行数字化赋能扶助小微;物联与AI协同是解决动产可信的有效手段。1迈向智能世界执行摘要趋势4 新型交易欺诈和智能化网络攻击,增大资金安全风险欺诈、洗钱等违法交易日趋隐蔽,传统风控手段发现滞后,有导致资金损失的风险。网络病毒随着技术的进步,呈智能化、集群化、长期潜伏化趋势,导致信息泄露和勒索事件频繁发生。同时,金融机构面临极大的监管合规压力,传统被动合规方式已无法持续。采用实时数据的数智融合和全域协同,大幅提升风控、安全、合规审计的效率和有效性。趋势5 IT转型加速和规模增长,驱动系统化构建业务韧性采用云原生平台可极大解放数字生产力,将银行的核心交易系统下移到开放架构已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