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3 年 10 月 29 日 推荐推荐(维持)(维持)蛋氨酸:合成生物学蛋氨酸:合成生物学将为行业带来新活力将为行业带来新活力 消费品/生物医药 本篇报告首先分析了蛋氨酸行业的现有供本篇报告首先分析了蛋氨酸行业的现有供需格局,蛋氨酸全球需求量需格局,蛋氨酸全球需求量近近 150 万万吨,但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且企业仍有扩产预期。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现吨,但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且企业仍有扩产预期。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现有传统生产方式下,蛋氨酸价格短期难有弹性,行业活力不足。有传统生产方式下,蛋氨酸价格短期难有弹性,行业活力不足。而而通过合
2、成生通过合成生物学生产方式生产蛋氨酸物学生产方式生产蛋氨酸具具有有可生产可生产单一单一 L 构型、成本可进一步优化的优势,构型、成本可进一步优化的优势,将为蛋氨酸行业带来新活力将为蛋氨酸行业带来新活力。蛋氨酸市场需求总体稳定,供给相对饱和蛋氨酸市场需求总体稳定,供给相对饱和,价格处于周期底部,现有格局下价格处于周期底部,现有格局下行业活力不足行业活力不足。蛋氨酸全球需求近 150 万吨,90%应用领域为饲料添加,构型上分为 D 型与 L 型两种,D 型在生物体内可以转化为 L 型,通常认为 D 型与 L 型具有相似的营养价值,因此在化工法仅能生成 D 型与 L 型混合蛋氨酸的基础上,实际应用中
3、通常使用 D 型 L 型混合蛋氨酸。但同时有最新研究指出 L-蛋氨酸相较于混合蛋氨酸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从供给端来看,现有全球总产能超过 220 万吨,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同时中国企业目前仍有 50 万吨规划产能,现有供需格局下,蛋氨酸价格处于周期底部,未来如果继续维持此供需格局,蛋氨酸行业或难以出现较大格局变化。蛋氨酸合成方法上化学合成法占据主流,合成生物学方法不断优化,单一蛋氨酸合成方法上化学合成法占据主流,合成生物学方法不断优化,单一 L构型与成本优化空间将为行业带来新活力构型与成本优化空间将为行业带来新活力。化学合成法目前为蛋氨酸生产主流工艺,总计产能超过 210 万吨,其中海因法和氰醇
4、法各占半壁江山。化学合成法生产工艺成熟,成本与原料成本直接挂钩,仅能生产混合蛋氨酸。合成生物学方法可分为直接发酵法与发酵-酶法,直接发酵法由于代谢通路内存在的多重抑制机制导致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难以产业化,发酵-酶法可以解决蛋氨酸本身的自抑制问题,代表生产企业为韩国希杰。合成生物学方法(发酵-酶法)生产蛋氨酸的优势在于可以生产单一构型的 L-蛋氨酸,同时成本有进一步优化空间,未来有望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国内外合成生物学方法生产蛋氨酸文献国内外合成生物学方法生产蛋氨酸文献/专利对比:专利对比:直接发酵直接发酵生产生产 L-蛋氨酸过蛋氨酸过程不断优化,专利主要集中在韩国希杰、浙江工业大学手中
5、。程不断优化,专利主要集中在韩国希杰、浙江工业大学手中。通过合成生物学方式对菌株进行改造,直接发酵方法主要集中解决反馈抑制问题,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团队近期发表的文章直接发酵法生产L-蛋氨酸在5L生物反应器中已经可以做到 17.74 g/L 产量。合成生物学生产 L-蛋氨酸专利主要集中在希杰与浙江工业大学手中,希杰申请专利时间早,同时不断完善专利壁垒,优化生产效率。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团队近年来进行了丰富的专利布局,有后续进行产业转化潜力。相关标的相关标的与与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华恒生物拟设立合资子公司,布局“高丝族氨基酸”华恒生物拟设立合资子公司,布局“高丝族氨基酸”相关产品。相关产品。华
6、恒生物对外公告拟与关联方杭州优泽生物共同投资设立优华生物。合资公司成立后,优华生物将实施高丝族氨基酸相关产品的中试平台建设。高丝族氨基酸包括甲硫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腺苷蛋氨酸、高丝氨酸等。我们预计华恒生物 2023-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 亿元、6.8 亿元、9.3 亿元,同比+36%、+55%、+37%;对应 PE 分别为 36x、23x、17x,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菌种泄密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菌种泄密风险、伦理风险等伦理风险等。行业规模行业规模 占比%股票家数(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