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 研究报告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9 年 3 月) 2018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前 言 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上网设备快速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未成年人重要的 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对其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2018年,共青团中 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 情况、网上权益维护情况、法律知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发布2018年全国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未成年网民的互联网使 用特点和网
2、上生活状态。 本次报告以纸质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 对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情况、 网络接入环境、 应用使用情况和利用网络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本报告中包括以下四方面内 容:第一,报告针对未成年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进行了研 究;第二,报告针对未成年网民的上网设备、上网时长、使用电脑上网场所进行了研究; 第三,报告针对未成年网民各类互联网应用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第四,报告针对未成 年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自我保护的相关行为进行了研究。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 的指引、为学校和家庭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2019
3、年 3 月 2018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1 报告摘要 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上网设备快速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未成年人重要的 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在这一背景下,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 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 2018 年 5 月起,针对全国中小学在校学生互联网使 用情况进行纸质问卷调查, 共回收有效问卷 31,158 份, 覆盖中国大陆 31 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小学、初中、高中及职业学校学生。本次调查在各级团组织和有关学校的大力 支持下,通过学生填答纸质问卷方式完成,回收有效问卷数量大,调查针对性强。本次 报告针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进
4、行研究,聚焦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网络接入环境、应用 使用和利用网络进行自我保护等情况,重点总结研判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趋势,并有针 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 主要发现包括:第一,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 1.69 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突破 九成,且城乡差距较小。第二,未成年网民的上网设备选择相比整体网民更加多样化。 手机是未成年网民的首要上网设备,电视和平板电脑等新型上网设备的使用比例较高。 第三,近九成的未成年网民会使用互联网从事学习相关活动,且不同学历段未成年人网 上学习的差异明显。大多数未成年网民认为使用互联网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听音乐和玩游戏是未成年人最常进行的网上休闲娱乐活
5、动,其使用比例均超过六 成且明显高于其他休闲娱乐活动。 短视频在未成年网民中的快速传播也值得重视。 第五, 虽然未成年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自我保护成为新渠道,但目前其应用水平仍非常不足。 未成年人利用互联网进行心理健康咨询、 法律咨询或寻求法律服务的比例均未达到两成。 报告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具体包括:第一,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基本法律 框架。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中增设“网络保护”章节,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 络保护条例 ,在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减少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不良信息、预防未成年 人沉迷网络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第二,在现有的网络监管格局内,深化职能部门间的 协同联动,健全约谈警示、定
6、期巡查、联合惩戒、黑名单等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对未 履行审核义务、放任不良信息传播的企业,依法高限处罚。第三,明确所有的互联网信 息、服务提供商都具有媒体属性,推动企业严格执行“先审后发”制度,规范个性化推荐 算法,网络游戏中强化实名验证及身份识别、防沉迷设置、家长守护工具等技术措施。 第四,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家庭和学校共同引导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学会 规避风险和预防沉迷, 对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 进行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教育矫治。 第五, 在现有的治安、刑事处罚框架内,依法对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特 别是对网络儿童色情、 性侵等犯罪明确界定范围、 提高惩处力度, 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