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023.09.25 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加速,市场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加速,市场空间广阔空间广阔 石岩石岩(分析师分析师)庞钧文庞钧文(分析师分析师)马铭宏马铭宏(分析师分析师)0755-23976068 021-38674703 0755-23976068 maminghong027534gtjas.c证书编号 S0880519080001 S0880517120001 S0880523050001 本报告导读:本报告导读:复合集流体凭借轻薄、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有望逐步渗透,上游设备厂商与产业化复合集流体凭借轻薄、安全性等方面的优
2、势,有望逐步渗透,上游设备厂商与产业化进展较快的中游厂商有望充分受益。进展较快的中游厂商有望充分受益。摘要:摘要:投资建议: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相较于传统集流体,复合集流体明显打开了减重的天花板,可助力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还拥有提高安全性的潜力,有望部分替代传统集流体,市场空间广阔。由于复合集流体基本颠覆了原有生产工艺,上游设备厂商将率先受益,推荐标的:东威科技,受益标的:道森股份、三孚新科等;产业化进程较快的中游厂商也有望凭借新产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受益标的:英联股份、双星新材等。复合集流体带来了一轮集流体材料的革新复合集流体带来了一轮集流体材料的革新。集流体是电池电芯的重要组
3、件,起到承载正负极的活性物质并汇集电流向外输出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池性能。复合集流体是新一代集流体材料,呈三明治结构,中间为高分子层,上下为金属薄膜。复合集流体受外力穿刺时产生的毛刺较小,且在电池局部短路时,高分子层会熔化形成断路,同时疲劳断裂的概率降低,因此安全性能较好。在轻薄化方面,复合集流体的金属用量缩减,使得厚度、重量及原材料成本大幅减少,还可进一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凭借多方位的性能提升,复合集流体有望成为未来主要的集流体材料之一,当前备受关注。复合集流体复合集流体颠覆了传统集流体的生产工艺。颠覆了传统集流体的生产工艺。传统铝箔采用压延法制得,而复合铝箔通常采用真空镀膜法,在塑
4、料膜上附上一层气化金属制得。铜箔的生产工艺同样存在显著差异,传统铜箔采用电解法制得,而复合铜箔目前主要采用磁控溅射+水电镀两步法,或中间增加真空蒸镀的三步法制得。具体而言,基膜需经过真空磁控溅射活化镀膜,碱、酸性离子置换增厚铜层。此外一步法相较两步法尽管效率偏低,但工序简单、均匀性好、良品率高,因此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当前已有设备正式出货。由于复合集流体的生产流程及设备迥异,产线需新建,随着产业化持续推进,上游设备环节将充分受益。复合集流体复合集流体市场爆发在即市场爆发在即。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等高景气下游的带动下,锂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刺激集流体市场快速扩大。我们认为待技术日益成熟,量产成本逐
5、步下降后,复合集流体有望实现对传统集流体的部分替代,需求增长将更加迅猛。假设 2025 年复合铜箔渗透率达 10%,对应复合铜箔需求量将达 25 亿 m2,市场空间约 150 亿元。因此复合集流体受到了众多厂商的追捧,纷纷入局,当前普遍处于送样验证阶段,处于产业化早期,待规模化量产并陆续收获订单后,中游制造企业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下游的需求不及预期、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等。评级:评级:增持增持 上次评级:增持 细分行业评级 相关报告 动力锂电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电池材料再迎拓展 2023.09.16 动力锂电旺季将至,产业链有望逐步改善 2023.09.14 动力锂电NaP
6、F6 先行,有机电解液旧壶装新酒 2023.09.06 动力锂电快充驱动新能源车产业链“用电”改造 2023.08.16 动力锂电新能源需求韧性足,产业链有望逐步改善 2023.08.15 行行业业专专题题研研究究 股股票票研研究究 证证券券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动力锂电动力锂电 行业专题研究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18 目目 录录 1.集流体新技术迎来突破,电池电芯关键部件.3 1.1.电池电芯核心组件,集流体扮演重要角色.3 1.2.集流体轻薄化趋势逐渐明确.4 1.3.复合集流体带来了一轮集流体材料的革新.5 2.复合集流体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