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 1宏观宏观宏观视角下的碳中和宏观视角下的碳中和我国“双碳”政策及碳排放、绿色金融现状我国“双碳”政策及碳排放、绿色金融现状2023 年年 9 月月 23 日日宏观研究宏观研究/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分析师:分析师:郭瑞执业登记编码:S0760514050002邮箱:投资要点:投资要点:我国已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已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对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政策体系,对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2021 年 10 月 24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
2、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工作意见)。作为顶层设计文件中的“1”,意见提出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工作方向。随后国务院印发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简称 行动方案),对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作了具体部署。围绕工作意见和行动方案提出的总体部署、碳中和路径、配套支持机制,我国逐步构建起碳中和的“N”政策体系。2021 年至今,各部委已陆续出台社会经济、能源、电力、节能、工业、城乡建设和交通等政策措施,形成了覆盖“十四五”及中长期的“双碳”政策体系。在重点行业方面,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出台了低碳转型方案。在保障措施方面,
3、强化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人才培养、督察考核等保障。各地方政府也发布了“双碳”实施意见、方案或规划,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和消费体系,提出 2025 年和 2035 年的相关目标和要求。近年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为稳定,其中制造业、电力、蒸汽和热水业碳排放量较高。近年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为稳定,其中制造业、电力、蒸汽和热水业碳排放量较高。2022 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 105.50 亿吨,在全球占比为 30.7%。2005 年至 2016 年,我国碳排放增速呈波动下降态势,2017年以来中枢又有所上移。但整体来说,伴随着我国经济
4、潜在增速下移以及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显现,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为稳定。分部门看,我国制造业、电力、蒸汽和热水业碳排放量较高。根据 CEADs 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主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电力、蒸汽和热水业(46.42 亿吨)、制造业(35.05 亿吨)、运输、仓储、邮电服务业(7.32 亿吨)、采矿业(1.22 亿吨)、农林牧渔业(0.91 亿吨)、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服务业(0.68亿吨)。其中,制造业、采矿业最近几年碳排放量占比已经出现下降,但电力,蒸汽和热水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仍在升高。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护航绿色发展。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护航绿
5、色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2015 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总体目标。2016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七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开启了绿色金融体系元年。2021 年 9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 2宏观研究宏观研究/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绿色金融。2022 年 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碳金融产品
6、颁布,规定了碳金融产品分类和碳金融产品实施要求。我国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规模稳步上升我国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规模稳步上升。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报告,2021 年,我国绿色信贷规模明显扩大,截止 2021 年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达到 15.90 万亿元,增速由 2020 年的 16.9%扩大到 33.0%。截至 2023 年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 27.05 万亿元,同比增长38.4%。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 9.60 万亿元和 8.44 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 66.7%。自 2021 年一季度起,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波动上行,持续维持